老党员活力满满 组建正能量之家
阅览: 日期:2017-06-06
在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12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党员、老干部组建了一个“新家”——离退休老干部兼合式党支部。这支充满正能量的队伍,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这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夕阳红,这也是金安社区党委织密党组织网,实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生动实践。活跃在金安社区的一位位“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老党员,用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为迎接厦门会晤增添光彩。
一位退休法官的情怀
运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排忧解难
每周二上午9点至11点,在金安社区的金哥安妹法律工作室,您都会看到一位老党员在这里“坐班”,来找她的居民络绎不绝,这位老人就是退休法官吴秀丹。
吴秀丹六岁时父亲不幸离世,靠着政府和亲朋好友的资助,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退休后的吴秀丹一心想着帮助更多的人。几年来,吴秀丹不仅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帮助,更是积极传递着爱,把温暖送进人们心里。去年春节前,她正在法律驿站值班,一位林奶奶前来求助。林奶奶的孙女出生四个月时,大儿子遭遇意外,被鉴定为一级残疾。为了照顾儿子,林奶奶的大儿媳辞去工作,如今已经7年了,孙女在读小学一年级,家里一直靠低保和小儿子的接济生活。可是前不久小儿子去世了,大儿媳不得不去工作,为此,她家的低保被取消了。“这个小女孩跳拉丁舞和画画都很出色,看到她,我想起自己的身世,我一定要帮助她。”吴秀丹和林奶奶家结成对子,并号召广大居民捐款捐物,她还成了小女孩的“爱心妈妈”。
帮助社区调解家庭纠纷、担当社区“灭火队员”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吴秀丹的故事还登上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小区大事》栏目。如今她带领的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已经有38名成员,他们运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排忧解难。
一位老党员的执着
风雨无阻每日坚持义务清洁家园
每天早上四点,现年65岁的社区党员涂桂能准时起床。在给老伴准备好早餐,并把家里的事情都安顿好之后,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她就出了门。
涂桂能来到社区的德善长廊,把这里的长椅擦得一尘不染。随后,她又到了好人路、点子花园继续擦椅子,一个多小时后,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想,今天在这里的居民又可以放心落座了。
因一次工伤,涂桂能右眼失明,种种不幸却没有阻挡涂桂能践行善举的步伐——每天义务清洁社区公共设施,她已经坚持了4年,1460天风雨无阻。2013年,涂桂能扶着腿脚不好的老伴在德善长廊散步,发现由于风吹雨淋,这里的椅子不是很干净,有些长椅上甚至散落着一些鸟粪。“平时这里坐着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样不是很卫生。”于是,涂桂能心里暗暗有了一个想法。她找到社区书记,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愿意认领德善长廊的长椅,每天进行义务打扫,让大家有个优美的环境。
“迎接厦门会晤,就从扮靓自己的家做起。”涂桂能的善举带动着更多党员群众参与——每天清晨,穿着印有红色“督导员”服装的文明督导队就开始出动,清扫小区里散落的垃圾,并宣传和指导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就此拉开金安社区一天热闹生活的序幕。
【链接】
幸福党建 更好服务老人
从江西老家搬来金安社区,70岁的退休党员吴海青,感受最深的是家的温暖。他积极参与正能量党支部的学习和活动,还担任起支部的宣传委员,并加入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将满满正能量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幸福党建引领,多元多彩服务走进社区老人生活。这个过程,社区党委创新照护老人模式,开展“五个一”照护模式,即:“发放一张爱心服务卡”、“一人一份健康档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一个保健医疗项目”、“一个免费上门服务”。同时,还与厦门海事法院、市医药研究所、市中医院、湖里区政府办等结成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与国大药房、美发学校、民兴超市、辖区餐饮等爱心企业签订服务协议,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理发、义诊等多元照顾。
金安社区党委还搭建起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区议事、先锋带头、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目前社区14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中有6位是离退休老干部。有168位老干部参与了认管、认养活动,已实现了8个活动阵地居民共管、112棵花草树木认养。(市局教育活动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