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简讯第12期

阅览:  日期:2016-06-06

 

思想不松、干劲不减,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自2015年8月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新一轮省级文明单位预申报考评以来,市委老干部局对创建工作思想不松、干劲不减、热情不降,始终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结合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将老干部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相结合,扎实稳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持续用功,狠抓落实和实效
  陈秀蕊局长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坚持贯彻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创建汇报,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持续化、常态化。她强调,“创建工作无止境,与作风建设一样永远在路上”。通过新一轮省级文明单位预申报考评后,陈秀蕊局长立即召开文明创建工作总结会,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她经常逢会讲创建,局务会研究工作讲创建,中心组学习讲创建,布置工作讲创建,结合党课讲创建。今年初结合人事变动情况,对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机关党委作为牵头部门,主动与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委文明办进行经常性对接,及时把握新要求;与各处室齐心协力,逐条逐项对照创建指标,定期进行督查,实时跟踪进度,及时更新、完善档案资料,把工作做细做实。坚持把文明创建与老干部工作、机关党建相结合,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同部署同落实,总体有规划,阶段有计划,月度有安排。以2015年1月印发的《市委老干部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三年规划(2015年-2017年)》为统领,分别制定了2015、2016年度《文明创建工作要点》,下发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创省级文明单位考核指标分解落实表》,任务分解落实到位,责任归属明晰。今年春节前召开年终总结大会暨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推进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紧紧围绕中心,深化志愿服务,持续创品牌出特色
  一是积极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进基层、进社区(村)服务。选派1位干部驻街包企,挂职海沧区嵩屿街道党工委书记助理;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老干部先进典型和“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积极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深入部队、社区、农村等共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在开展好与31集团军防化营、思明区华福社区、同安区汀溪镇西源村共建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厦门水警区政治部建立共建关系。与同安西源村签订新一轮共建协议,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开展党建精准帮扶,落实帮扶资金;组织为同安西源村村民、华福社区居民开展义诊、送书、送春联、清洁家园、共建美丽乡村活动;持续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老干部活动,受到老干部的普遍肯定。二是开展生动形象的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看美丽厦门新变化”、“我为美丽厦门添光彩”活动,组织引导全市老党员老同志深入社区,感受美丽厦门建设取得的成就,主动融入社区,发挥优势,参与社区治理,共同释放正能量。2015年组织151场,近万人次老党员老干部参观考察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示范点和自贸区、重点建设项目。三是持续打造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品牌。目前,已成立36支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5个老党员志愿者服务基地,近2000名老党员活跃在厦门的各个角落,巡查市场、督导交通、帮老扶弱,传递正能量。四是成立老党员宣讲团、老干部书画社、老干部文艺队等群团组织,发挥特长,传递正能量。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组织正能量宣传现场笔会;每年春节前组织送文化下乡,义务写春联;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100多场,深受社会好评。五是发挥关工委、老年大学优势,打造形式多样的正能量平台。市关工委主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普法教育,打造了“海峡两岸关心下一代成长论坛”、“关爱联盟”等一个个特色品牌。厦门老年大学扩大对台对外交流,打造了“金日艺术团”、“老妈妈关爱团”等一张张特色名片。六是推荐了13位老同志16门课程加入社区书院,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三、加强阵地建设,精准宣传,持续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一是提升自有宣传阵地效能。在2015年改版基础上,2016年对《鹭江银潮》进行再次升级改版;全面改版“厦门老干部”网,专门设立“文明创建”专栏;继续办好与《厦门日报》合办的每月一期《鹭江秋红》专版,持续宣传我市老干部奉献社会的典型事迹以及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等的好做法。二是充分借助各类宣传媒介加大宣传。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国老年报》和《福建老年报》共11次头版头条报道我局创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取得的成效;市委主办的《厦门通讯》、市直机关党工委主办的《机关党的工作》均以较长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我局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市政府大院宣传栏专版介绍我局文明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我局机关党委受邀在市直机关第九期文明建设工作骨干培训班上作创建经验介绍,获得一致好评。三是持续绿化美化办公环境。今年将创建宣传语创作成书画作品,装裱上墙,丰富机关文化长廊内容;全面提升改造六楼“工青妇实践基地”,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