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对基层关工委建设的 实践与创新年的思考——在全省关工委干部培训班上的发言
阅览: 日期:2016-08-26
厦门市关工委主任 陈炳发
省关工委部署的二轮共六年的基层创建工作,抓住了重点,明确了目标,狠抓了落实,成效显著。现将厦门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 基层关工委建设现状
(一)组织网络基本覆盖。市直机关、教育系统、工商联和各街(镇)、居(村)及公办校关工委组织实现全覆盖。非公企业积极推进关工委组建,现已建关工委424个,覆盖工业园区1000多家企业。
(二)班子队伍基本配齐。首先,班子基本配齐,各区关工委均由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关工委主任,各街(镇)、居(村)等关工委主任均由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其次,以“五老”为骨干的多元化关爱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去年底,全市网上注册的“五老”志愿者19245人,社区青少年志愿者20147人,其他志愿者10019人,合计49411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五老”、社工、义工、巾帼、银发、科普等多元化的关爱志愿队伍。
(三)工作活动基本常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传下达及时通畅。对中关工委、省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和指示要求,能及时传达到基层关工委;二是开展活动常态化。在两轮的基层建设中,我们探索了“三联三共”的活动模式(即组织联建、队伍联动、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基金共筹、成果共有),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常态化、规范化,尤其是我市成立关爱联盟后,工作基本做到“五对接”,即与职能部门、与群团、与企业、与慈善机构、与对台交流对接。通过“三联三共”和“五对接”,不仅做到工作常态化,也使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有主体、有载体、有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的主题教育、扶贫助困、关爱帮教活动都达7000多场次。
(四)社会效果基本体现。现在在厦门,关工委的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越来越高,一些部门、单位、社团组织都乐意与关工委、与“五老”志愿队一起联手开展有关社会公益活动。
(五)保障条件基本到位。目前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除少数相对贫困镇(村)外,基本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二、 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建立正常的动员调配机制。由于缺乏必要的机制作保障,目前有些基层单位的班子、队伍还比较脆弱。从实际情况看,关工委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情况、工作量确实比较繁重,有的老领导、老同志退休后,不首选到关工委工作。
(二)思想观念和教育手段不适应青少年教育的现实需要。形势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活跃,需求现实,而我们不少同志存在着观念滞后、知识滞后、办法滞后的问题,对当前青少年思想上的障碍摸不清、说不通、帮不上,影响了工作实效。
(三)尚未形成规范的、系统的党建带关建工作模式。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关工委建设是高度重视的,而我们之前的一些做法缺乏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只是碎片式、不规范的尝试,与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工作的需要尚有较大差距。
(四)个别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工作尚需进一步强化。有的农村村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由老人协会会长兼任,而其中一些会长由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个别基层关工委还存在有组织、少活动、架子空、运转虚的问题。
三、 对今后基层建设创新年的初步设想
(一)提升服务理念
首先,要提升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七月一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去年在中关工委成立25周年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要求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是我们今后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导思想。
其次,要更新工作理念。现在中央所提的一些工作理念,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比如“供给侧改革”,关工委工作是对青少年教育的供给侧之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的教育理念确实需要调整和提升,也有转型升级的必要;再如“精准扶贫”,如何在青少年的服务和教育中做到“精准”,要找对两点:一个是与时代的交合点,另一个是与青少年思想的共鸣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第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现阶段的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发达、接触的信息面广,仅靠传统做法是不够的,所以要创新方式方法,多一些平等沟通,多一些交流互动,达到精准服务的目的。
(二)提升组织建设水平
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常委会提出的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新要求为契机,抓住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省关工委三家联合发文推动“组织动员更多的‘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这一机会,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1. 主动融入党性教育。要及时认真组织关工委的老党员、老同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学习所在地方党委的有关决议决定,确保我们的思想与党中央、与当地党委的工作同频共振。
2. 主动融入组织建设。按省委的要求,要把关工委建设纳入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同部署、同研究、同考评、同落实。针对有的基层关工委组织(尤其是边远农村)建设不全、人员队伍不强、工作成效不大的基层关工委,要加强帮带力度,通过工作指导、人员培训、组织共建、经费保障等方式,促进全市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均衡发展。
3. 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有为才有位。要主动紧扣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要点,从关心下一代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与宣传、教育、文明、文化等职能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为完成党委政府所提的中心工作任务出力。
(三)提升人员队伍素质
素质主要看两方面:一可靠、二本事,即讲政治,有本事。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我们的人员队伍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
首先,提升政治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队伍的政治素质,人员的思想品质一定要好,确保我们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各级干部都对党忠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人民负责,所以,要建立必要的政治学习制度。
其次,提升工作本领。没有真本领,再好的想法也等于零。在信息化时代,要组织我们的老同志参加必要的网络技能培训,掌握上网技术,以便了解网情舆情,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做到问题摸得准、互动有渠道、沟通无障碍。
(四)提升教育活动效率
1. 整合教育资源。厦门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公益文化设施,如“陈嘉庚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苏颂纪念馆”、“福建第一个党支部”和“闽西南第一个团支部” 诞生地、“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少先队队歌发祥地等,还有功能多样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如海军厦门水警区关工委,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年军校夏令营活动,被评为全国关工委先进集体。目前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实践基地约2285个,下一步要进行建档归类,以适应不同教育内容的需求。
2. 融入网格管理。厦门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利用两网(互联网+网格化)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首先要将各社区内、各网格中“五老”志愿者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业务专长)建档立卷;其次要将网格内青少年的情况,特别是“五失”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的分布情况、家庭情况、主要问题、帮扶要点,逐步建档立卷(需要依托民政、综治部门),有利于各社区内的“五老”志愿者就地就近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3. 培育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和培育不同类型的典范,以典型引路,扩大效能。
4. 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有成效、社会反映好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给予必要的表彰和鼓励,引导基层关工委积极探索、踊跃创新,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表彰激励机制,促进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