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从“新”开始

阅览:  日期:2016-10-24

  

 

一、新的时代,新的观点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对于新媒体使用的流畅度远远高于父母对于新媒体的使用也成为其社会化的必经阶段。父母对于孩子过早地接触网络世界以及新媒体的态度是喜忧参半,孩子畅游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世界中,父母的劝导只会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那么,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长们如何利用这种方便快捷的媒介为家庭教育服务呢?

  现在的家长,特别是上班一族,早出晚归,甚至只有周末才能与孩子说上几句话。而现在小学三年级以上就开设了电脑课程新时代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成长的孩子,接受的信息量,绝对不是父母一辈人可以比拟的。在父母缺乏沟通和有效监督的背景下,庞大而又多姿多彩的网络信息已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依赖。但这也成为众多家长担心的地方。

  我曾经教授过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的父母担心孩子在网络环境下“学坏”,于是不给孩子使用电脑的机会老师布置关于上网查找资料作业,孩子没有一次能够完成的几次以后,孩子所在的学习小组因为这个孩子没有完成过一次任务,而逐渐排斥,导致了孩子自卑的心理,影响了孩子的正常人际交往。现在的家长怕孩子沉迷网络于是经常在孩子做作业睡觉等时突然打开孩子的房门,看孩子是否在玩电脑。久而久之,孩子跟父母之间有了严重隔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家长对网络的认识正确与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新的时代,要有新的观点——上网是必然的趋势,因噎废食绝不可行,如何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网络只是孩子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促进学习的工具之一。家长可与孩子讨论网络对生活、学习的积极作用,比如上网可以交到朋友,找到学习资源,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家长也可与孩子共同拟定上网的计划,规定上网所浏览的内容等。同时,为了克服孩子的意志薄弱自制力、鉴别力比较差的特点,可以在电脑上安装如“亲子锁”的软件来净化网络信息通道。

 二、新的时代,新的方法

  上一辈人教育方法大多是从自己父母或者周围的人身上学习汲取经验。然而现如今的教育,已然不是口口相传的教育了。再也不能用“一元家文化”来培养“网络世代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多元、新颖、具有突破……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现代传媒的空前挑战,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如洪水猛兽般迎面扑来,也正因为如此,当在教育中遇到问题时,家长们不似以前那般手足无措,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索相关教育案例,为自己解决燃眉之急。

  当然这种教育是单向的,还有一种双向的教育,即“家校平台”。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地引入家校平台系统,为的就是让学校与家长能通过便捷的新媒体媒介,增强家校合作与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教育。家长可以登入平台系统,进入“班级空间”——以班级为单位,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搭建学习讨论空间,老师可以通过班级空间上传活动图片、通知、学习材料等家长可以通过留言评论方式互相交流,可以下载老师上传的活动图片和学习材料。以前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家长会,打电话,新时代的家校互动,是全方位,多角度基本无死角地互动。

 三、新的时代,新的沟通

西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国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更多的是集中在孩子关于物质方面的需求,很少甚至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忽视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及性格、意志的磨练。所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非常低经不起生活学习的压力与挫折,有时候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其沮丧、颓废、自暴自弃甚至是离家出走、轻生厌世……

  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方法多元化了,理念也更新了,也开始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曾经有一个家长,申请了一个QQ号,同时让孩子知道账号和密码,然后利用QQ空间私密日记功能,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家长不定时地在QQ空间里写私密日记,内容都是有关自己想和孩子说的,却没办法当面说出口的话,孩子登入QQ空间,就能看到。而孩子想和父母说的又不好意思开口的话,也都写在这个QQ空间私密日记里。父母和孩子刚开始对这种方式感到有点别扭,慢慢地开始每天都期待对方在日记里留下心里话。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从之前的不理解,不沟通,渐渐地转变为无话不谈。

新媒体让家庭教育的范围扩大到父母(或家长)、教师、教育专家、媒体或其他人,打破传统的家庭教育理论规范,寻求创造性的方法,获取最佳教育效果。总之,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家庭教育研究的平民化、常态化、丰富化、多元化,正以美好的前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家庭教育,已经从“新”开始。

厦门市海沧区东瑶小学  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