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关工委召开“学雷锋——情系关爱青少年”座谈会
阅览: 日期:2010-04-06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光辉题词47周年,厦门市湖里区关工委日前在江头街道召开“学雷锋——情系关爱青少年”座谈会。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区关工委常务班子成员,各街道、区直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各社区、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五老”志愿者队长,区文明办主任杨运华应邀出席,与会者近90人。
会议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炳辉主持。
议程首先由教育系统关工委成员、区宣讲报告团成员陈奎明老校长,后坑实业关工委主任、区优秀夏令营辅导员叶福伟,退休老教师、吕岭社区“五老”网吧监督员蔡淑珠,金山社区“五老”志愿者、“四点”学校辅导员贺淑英等“五老”典型代表从各个侧面,介绍了学雷锋,情系关爱青少年的工作和体会。老同志以雷锋精神为榜样,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退而不休,投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一崇高的事业。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想青少年所思所需,尽己所能积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无处不体现关爱之情,受到社会各界由衷的尊重和爱戴,也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老同志怎样学雷锋的问题,与会者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区关工委陈宏镜主任讲话。他认为这次会议很有意义,意在弘扬雷锋精神,对一些老同志年事已高,但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表示敬佩。
陈主任从“学雷锋——情系关爱青少年”的角度,对基层“五老”志愿者队长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热情。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国家未来,事关民族的希望。老同志有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的优势作用,要进一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把“五老”队伍的力量集中到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工作上来。二要高度重视关心青少年的事。要认真学习李长春同志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讲话精神。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面临挑战的问题还很多,当前要做好的工作是:(1)积极参与网吧监督工作。去年的工作有成效,要持之以恒;(2)在主题教育中体现作为。传统教育、美德教育、孝道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很好的形式,要打造好;(3)要关注社区建设中身边的孩子。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三要用更大的爱心做好青少年的关爱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前年,市里在金山社区举行“让关爱行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启动仪式影响很大,要继续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得富有成效、更为扎实。
陈主任勉励老同志要以雷锋精神,把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延续下去,为党和政府多做贡献。 (湖里区关工委办供稿)
湖里区关工委召开2010年工作部署会
经区委分管领导同意,区关工委于3月11日上午召开201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部署会。参加会议人员有区关工委常务班子人员,各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区直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近30人。
会议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炳辉部署新一年度区关工委工作意见;区教育系统关工委、5个街道关工委汇报交流了2010年的工作打算;区关工委主任陈宏镜结合3月10日市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如何落实好今年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意见提出的任务作了指导性的讲话。
会议还对上级关工委布置的“五老”网吧监督、课题调研任务进行了传达部署并提出要求。
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刘芳坤主持会议。(湖里区关工委办供稿)
编者按:3月4日,区关工委召开“学雷锋——情系关爱青少年”座谈会。四位“五老”志愿者(陈奎明、叶福伟、蔡淑珠、贺淑英)在会上作发言。本期《简报》首先推出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陈奎明同志在会上的发言稿,供“五老”学习交流。
做一名“五老”志愿者是我无悔的选择
——湖里区教育系统“五老”志愿者 陈奎明
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7周年来临之际,我深有感触。一个年仅22岁的短暂生命能够赢得亿万人民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战士的高贵品质能激励几亿人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足以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我正是受雷锋同志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的鼓舞和启发,悟出一个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所以,我退休后没有选择过“松散、闲逸”的生活,毅然地选择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走上“五老”志愿者的道路。我先后被高殿小学、高林小学、启泰学校和江头小学聘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又被翔鹭小学和康乐二小聘为关工委成员。空有虚名不是我的追求,真抓实干才是我的个性。我心想,要干就干好。我以雷锋同志“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为座右铭,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我是一名教师,又有着十几年的校长经历,积累了一定的思想工作经验,摸索出一些教育规律,但情况在不断变化,单凭经验是不够的。我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归纳出当前教育的几个热点,确定对青少年教育的几个专题。一是学雷锋、树新风,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是“五好”教育(即共产党好,社会主义祖国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按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与针对性”的要求,我先后编写了“学雷锋、树新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我为祖国而自豪”、“共和国六十年辉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等十几篇讲稿。为了收到最佳教育效果,我给自己出了个难题,那就是要脱稿讲课,只有脱稿才能广征博引,讲得生动,才能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与互动。可岁数大了,要脱稿讲课谈何容易。但我充满自信,始终以雷锋同志的挤劲和钻劲的“钉子精神”激励自己,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每天稿不离手,词不离口,说我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也不为过。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给不同的对象讲课,少则几十分钟,多则一两个小时我都可以脱稿宣讲。听过我讲课的人都认为我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给了较高的评价。
退休八年来,我在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道路上行走,路子越走越宽阔。我的足迹遍布湖里的四方,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和入军营。为社区党员、工厂工人、学校师生和军营战士讲课不下120场,受教育人数接近50000人。由于我有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工作激情,扎实的基本功和慷慨激昂的演讲,既征服了听众,更取得江头街道和殿前街道党政领导的信任,多次邀请我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课。区宣传部、组织部还聘请我为党的十七大宣传员。
这八年,我情系关爱青少年。发挥余热,尽其所能,如饥似渴地学习、积累,认真地撰稿、备课、讲课。够忙的,够苦的,有时也觉得累,但一想到我所做的是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在教他们象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我就觉得日子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很幸福,再忙再苦再累也值。
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绚丽。八年来,由于我的追求与执着,勤奋与拼搏,我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绩效有了质的提升,我的人生出现了第二春。2004年,区教育系统聘任我为讲师团成员;2008年元旦,我荣幸地被聘为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2009年,我被吸纳为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讲师团成员,同年3月被市宣传部、市社科院聘任为鹭江讲坛报告人,5月份成为《福建日报》老党员讲师团团员。我撰选的《我宣讲,我快乐》的感言刊登在2009年6月6日的《福建日报》上(九个地市各选登一篇)。2009年2月2日的《海峡导报》刊登了我的事迹《儿子病危,仍在演讲》的专题报道。儿子去世不到2个月,我又走上讲台,坚持继续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做一名“五老”志愿者,是我无悔的选择。
我尽我所能发挥余热,我在用实践履行着退休时写下的诗句“今起退休谱新篇,发挥余热不能闲”。在此,我要感谢各级关工委给予我的信任、厚爱和支持。是各级关工委为我们老同志提供“五老”志愿者这个平台,我们才能在关爱青少年事业里为党做点实事,为青少年做点好事。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在“五老”志愿者的岗位上,努力宣讲,主动作为,争取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