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 创品牌 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阅览:  日期:2011-04-19

    3月30日,市关工委召开第14次全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今年温家宝、贾庆林等8位中央领导同志对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并为受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表彰的我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笑影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关工委顾问、原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王保田,海军厦门水警区副政委马乾大校,厦门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姚建中上校,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玲,市委文明办副主任林忠佺,市、区、市直机关、相关系统及军休所关工委领导,各区委老干部局长、厦门关爱工程联盟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共120多人出席会议。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祥伦主持会议。

    会上,黄笑影部长充分肯定了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是健康蓬勃发展,富有成效的,特别是关爱联盟、两岸交流、创办外来员工子弟学校等几个特色品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对今年的工作,她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把握新形势下的工作规律。希望全市各级关工委领导成员要全面学习,认真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抓好学习培训,结合实际,准确领会中央精神,把握工作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二是围绕中心,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特区建设3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三是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去年,中国关工委提出今后三年是基层工作年。我们要创新思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组织网络建设中要继续向社区、村镇、学校、企业延伸;在队伍建设上,要继续动员更多“五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制度建设上,要继续健全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工作有抓手,活动有平台,教育有阵地,形成各基层组织争先创优、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共同参与,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贡献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支持老同志开展工作,要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要继续推进关爱工作与职能部门、内外资企业、慈善团体的爱心帮扶工作相衔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进一步提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过去的一年,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按照中国关工委提出的“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和省关工委提出的“抓典型、设基地、创品牌、建机制”的要求,以创新理念,先行先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关爱工程联盟建设和对台交流工作上,得到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也是推动关工委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关工委主任郭安民强调要抓好五项工作:一是以纪念建党90周年、特区建设3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二是整合、提升关爱联盟优势,多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四是总结经验,推进两岸关爱下一代交流合作深入发展。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

 

 

光 荣 榜

 

受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表彰的我市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一、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厦门市关工委老战士关爱工作团;

 

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思明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杨玲同志;

集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知识同志;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裕水同志;

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胡志树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