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资源,组成关爱“合唱队”
阅览: 日期:2012-05-21
位于厦门第一中学的开元街道坑内社区,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开展共建、共创、共享,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组成爱心温暖“合唱队”,注入活力,推进各项活动开展好、服务好。
据坑内社区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孙瑛、常务副主任林辉福和辖内共建单位领导畅谈,关爱社区未成年人(1027)人,占总人口的15%,坚持以“未成年人教育带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发挥丰富的教育资源(厦门一中、市青少年宫、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体育运动学校等)发挥党员干部和“五老”优势作用,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深化教育,凝聚爱心、关爱成长。简要概括主要有:一、把握合作主线。坑内社区把“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人有责”的标语,常年挂着作为合作主线、主题、指导思想,贯穿开展工作、活动的始终。二、加强队伍建设。社区关工委邀请厦门一中、少年宫、教科院的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参与共建、共同研究课题,实现队伍升华。三、建立有效制度。推行厦门一中校长和教师进社区进家庭制度,开展“一帮一”学习互助,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学生,关心学习生活,社区贫困家庭子女李自超,庄小琪在优秀教师培育,分别考进集美大学、福州大学。四、搭建关爱平台。长期与中行共建,开展“情暖单亲家”、“阳光问候暖童心”、“关爱学子、情暖心扉”等活动,社区建立“朝阳工作室”、“心灵小木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绿色网吧”。教科院安排老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个案辅导,解决青少年心理疑难,促进成长。五培育典型“品牌”。厦门青少年宫为困难户、单亲家庭子女免费开设特长班,培育书法、音乐、版画等专长从小培育艺术才能。六、开展特色活动。近年来,开展“三珍爱、三感恩”主题活动,(珍爱生命之水,构建温馨思明。珍爱生命,红灯停,绿灯行和远离毒品。感恩党和祖国、感恩父母、师长)。让孩子思想品德进一步升华,争当四好少年,融入社会大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组织一支“爱心送温暖”队伍,成立“爱心基金”,组成“关爱合唱队”,筹建“老少同乐中心”,提高教育效果,提升服务质量,让特色更特,亮点更亮,这是坑内社区深化未成年人教育,培育健康成长的思路与实践。(易远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