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捐资助学蔚然成风

阅览:  日期:2016-08-31

  

 

  盛夏的八月,每当夜幕降临,在翔安区的许多村落里,“晚会”成了一个热词,到处是欢歌笑语、锣鼓声、鞭炮声和掌声响成一片,虽然不是什么节日,却比节日还热闹,因为不少村(居)的关工委与村(居)“两委会”联手举办捐资助学颁奖晚会。

  今年以来,翔安区各级关工委把捐资助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狠抓“三大工作”的落实:一是推动村(居)成立教育促进会;二是发动捐资助学和精准助学;三是配合村(居)“两委会”开展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8月底,在各级关工委的努力下,全区村(居)成立教育基金会已达15个,教育促进会36个,募集教育基金3363万多元,奖励和资助学子1.2万多人,涌现出许许多多动人事迹。如:享有“高考状元第一村”之誉的新店镇后村社区,连续14年坚持举办“奖学颁奖晚会”,共奖励了772名大学生。今年8月21日刚成立教育促进会的新店镇浦边社区,筹集教育资金200万元。在当天晚会上,热心支持教育的企业家、乡贤和社区居民也慷慨解囊,共捐资17多万元。浦边社区的“晚会”现场共重奖了28名品学兼优的学子。有一位年已岁的老太祖吴英华女士,与儿孙们住在厦门市区,闻悉浦边社区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特地叫儿孙开小车陪同回乡,亲临晚会,现场捐资1000元,这种精神感动了参加晚会的2000多名居民。又如大嶝街道双沪社区关工委把捐资助学扩大到捐智领域,与社区教育促进会联手利用暑假期间,开设四、五、六年级补习班,为53名学生补习语文、数学、英语等,费用由教育促进会支付。新店镇关工委在重视捐资助学的同时,把精神关爱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全镇有5名患重病的学生得到精神上的关爱,并给予慰问资助20多万元。

  今日的翔安,捐资助学、精准助学已蔚然成风,村(居)教育促进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募集的基金也越来越多,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全区各级关工委成员的辛勤汗水。

  (翔安区关工委 李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