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银发人才 聚发展合力——集美区积极推进银发人才库建设使用
阅览: 日期:2022-12-1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要要求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要部署,集美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才资源优势,推进银发人才库建设,助力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目前,全区共入库银发人才72人。
筹建工作突出“精”,夯实建库基础
将前期准备工作划分为“调研、筛选、动员”三个阶段。精细调研。印发《关于做好银发人才摸排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梳理老同志专业特长、实践经验等信息,完善年龄、身体、家庭等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分类建档。精准筛选。结合我区特色实际,增设“弘扬嘉庚精神”领域银发人才,按照党建党务、科教文卫、基层治理、体育艺术、法律法规、农业农村、弘扬嘉庚精神等7个领域,对银发人才进行更加精准的分类。精心动员。通过座谈交流、点对点动员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讲解,动员更多符合条件的老同志积极加入银发人才库,既调动“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又引导他们从客观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覆盖领域突出“广”,汇聚各方人才
区直各部门、各镇(街)、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高度重视、通力配合,形成同步联动、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态势,推选出的银发人才均在不同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基层治理领域优秀代表、区委原书记郑德发退休后,始终活跃在为老服务工作一线,经常到村(居)关心老龄工作,2016年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基层治理领域优秀代表、区政协原主席、关工委主任周冬月退休后,在壮大“五老”队伍、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202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党建党务领域优秀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水令退休后,立即投入到区关心下一代和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中,2021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八闽银发先锋”。弘扬嘉庚精神领域优秀代表、集美校委会原宣传科科长、央视《百家讲坛》特邀嘉宾林忠阳退休后,作为区老党员老干部宣讲团副团长,经常深入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义务的爱国主义、嘉庚精神宣讲,被誉为嘉庚精神“金牌讲解员”。
作用发挥突出“实”,做到真用善用
银发人才库重在建设、贵在应用。集美区用好用足现有的志愿服务、主题宣讲、老党员之家、老党员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因地、因人制宜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畅通渠道、搭建舞台。
理论宣讲强党性。区老党员老干部宣讲团积极吸收理论水平高、有宣讲特长的银发人才,深入机关、企业、校园、村(居)等开展宣讲,2020年以来,共开展宣讲260余场,惠及青少年超8万人次,成为集美区乃至厦门市宣传嘉庚精神的重要力量,是全区唯一获评“市理论宣讲轻骑兵优秀品牌”的宣讲团。
社区治理显担当。充分发动基层治理银发人才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先后引导1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7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支委、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楼长,在推动各项为民实事落地、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和小区治理“堵点”“痛点”问题上发挥作用。比如,市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处原处长、基层治理银发人才李维宝,带领小区业委会通过开源节流、积极创收,实现了小区公共资金由负债转变为盈余650多万元。
志愿服务践初心。成立区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为银发人才提供发挥余热、践行初心的广阔平台,各银发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优势,在疫情防控、服务社区空巢老人、拥军助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的榜样标杆,赢得了广泛赞誉肯定,该志愿服务队曾荣获厦门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称号。
下一步,集美区将加大统筹谋划力度,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区域优势特色,着力打造银发人才库集美特色品牌,汇聚激励更多优秀银发人才,为集美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集美区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