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委老干部局:提升“三力” 激发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新动能

阅览:  日期:2024-03-20

近年来,翔安区坚持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三力”激发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新动能。

 

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力”

建好老有所属“新集体”

 

积极探索契合本区实际的党建模式,进一步挖掘银发人才资源“富矿”,实现离退休干部退休与“即时”融入社区的“无缝衔接”。

 

一是“优化”人才队伍

 

每年对全区离退休干部人数进行摸底统计,择优选入党支部书记后备库。重点围绕党建党务、基层治理等6个领域,择优将66名离退休干部纳入银发人才库。

 

二是“优化”资金保障

 

下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年度工作经费、老干部“四就近”服务站活动经费,指导社区优化整合涉老资金,打造基层老干部活动阵地,联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四就近”服务站等举办涉老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优化”支部建设

 

围绕党支部建设“六好”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争创示范党支部活动,目前翔安区1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已有5个获评“省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其中五美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还获评省级“六好”示范党支部。

 

 

五美社区离退休干部

为老年人准备爱心午餐

 

 

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行动力”

树好老有所为“新标杆”

 

“党建+”实现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与社区有效治理互促互进。

 

一是党建+社区治理

 

鼓岩、后亭等社区近百名“五老”志愿者坚持每日“报到”,甘当热心调解员,确保小矛盾不出社区。全区10支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

 

二是党建+建言献策

 

全区100多名老同志发挥看问题的“眼力”、察民情的“听力”,提出意见建议近百条,助力社区微治理更高效、居民生活更便利。30余名老同志积极参加“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调研活动,结合自身经历、专业所长、所见所闻等,谈心声感言、提意见建议。

 

三是党建+培育典型

 

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的“磁石效应”,陈剑基老教师被评为“八闽银发先锋”“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特别贡献奖”;黄希呆老医生事迹被拍成《半个世纪的守护》党员教育微视频,入选“中国好人榜”,获得“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彭铭伍老干部获评翔安“每日一星”首星,以他本色出演的宣传片《啊?老彭》,被“学习强国”“东南网”等媒体转载,典型引领感召更多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参与社会事务,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与社区联动开展非遗手工课

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凝聚力”

搭好老有所乐“新平台”

 

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整合资源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一是“银龄课堂”乐享指尖智能

 

依托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创新“学校+手机、电视和电脑”模式,打造“初心讲堂”“非遗精品课”“线上课堂”“精品课堂”“辅导课堂”五大课堂,2023年共印发各类学习教材2000册,授课16场、受众老同志800余人次。

 

二是“银龄家园”乐享暖心服务

 

与社区联动,邀请厦门市第五医院进社区开办康养讲座和公益义诊20场次,开展手工制作、棋类比赛等活动70余场,受众近3000人次。在五美、友民社区幸福院,打造“邻”家餐厅、图书角等场所,方便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得到关心照顾。

 

三是“银龄活动”乐享多彩生活

 

离退休干部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100场,受众近万人次,宣讲团成员林淑滨讲授的《不朽的军功章》荣获“全省‘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五老’思政理论优质课程”一等奖。100多名热爱书画的老同志积极创作参加“习语典读·习近平讲话用典”系列书画作品展,活动信息被“央广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累计观展5000多人次。200多名老同志积极参演“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翔安区老同志庆祝翔安建区2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展现老同志的良好精神风貌。

 

 

离退休干部宣讲团到学校

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宣讲

 

 

 

(翔安区委老干部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