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召开居家养老工作会议

阅览:  日期:2010-09-10

    近日,集美区召开居家养老工作会议,对全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进行了小结,并就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老龄委主任陈锦标主持。区委组织部部长苏甦,原区委书记、区老龄委副主任郑德发参加会议。

    集美区副区长、区老龄委副主任江根云对全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进行了小结。他说,集美区先后在杏林街道纺织社区、集美街道盛光社区等10个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规范建设试点工作。区、镇(街)及试点社区均已成立了领导机构,各试点社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社区各类为老服务资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队伍基本建立,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氛围日渐浓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全区10个试点社区已确定各类服务对象4461人,已接受上门服务对象3028人,占67.8%;其中,无偿服务对象2人,低偿服务对象48人,重点关爱对象15人,志愿服务对象2963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方面,集美街道及所辖盛光社区已率先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杏林街道纺织、宁宝社区已初步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杏滨街道三秀、日东社区,集美街道银亭社区,灌口镇第一、铁山等5个社区正在建设中。

    江根云要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在下半年要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开展各种惠老服务。他强调各镇街要借鉴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一年多来各部门多试点的研究探索,集美区初具居家养老服务模型,除开展志愿服务外,因地制宜,多种服务模式并存。主要服务特色有:一是整合资源、专业服务为主。与卫生服务所联合办公设于同幢大楼,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增设日间休息室,由专业爱心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二是培育机构、促进就业为主。培育家政公司成为今后的养老机构,逐步开展包含医疗内容的自助服务,同时开辟公益性岗位,提供4050人员上岗就业机会;三是医疗补助为主。针对医疗服务较大需求的农村社区,将月服务补助费充值老人医疗服务卡,敦促老人注重医疗保健;四是邻里互助为主。发扬邻里互助精神,聘请老人周边热心人就近服务,指定老年协会专人监管。这四种模式分别在集美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镇及后溪镇四个具城镇、农村及偏远山、林区典型的试点大胆试行,走在全市前列,取得好评。共性与个性化服务筑就灵活居家养老模式,今后不同模式将因地制宜在全区不同范围逐步推广,逐步改进,择优整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