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农村关工委实施“种子工程”初见成效

阅览:  日期:2013-11-01

日前,省关工委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杨亚包一行到同安区视察,对同安区培养青年“种子选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安区关工委在实施“种子工程”过程中,根据特区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青年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高优农业和城郊农业。近年来营造出龙头企业17个,专业合作社180多个,一村一品专业村37个,创出全国驰名品牌3个,省著名商标10件,市著名商标13件,同时培养了一批青年致富能手。

同安区农村关工委实施“种子工程”的主要做法:一是引导青年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位于竹坝华侨农场境内的厦门百利种苗公司,经营者是一位80后留学生,他是在地方党政和关工委的关怀引导下成为一名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创业者。他经营的种苗公司全部引进日本、荷兰等国外优良品种进行嫁接,引进荷兰灌溉系统实行高效节能灌溉,引进国外工厂化育苗设施,进行传统育苗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公司从事的蔬菜瓜果育苗,堪称是当今我省最具特色的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二是引导青年回乡发展高优农业。洪塘镇龙泉村女青年陈亚莉是位80后大学生,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她在镇、村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鼓励下毅然留守家乡,发展设施栽培,承包的八亩菜地实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丰硕成果,并带动十多位青年离城返乡,走上规模种菜致富的道路。还有,在边远山区莲花镇关工委扶持种茶能手女青年高彩华,建立了50亩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带动本村和邻村近千亩茶园进行无公害栽培,夏茶、秋茶均成为市场的热销货。三是鼓励青年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竹坝华侨农场女青年刘美金通过开办南洋特色餐饮,成为该风情旅游区里最红火的餐馆。近几年来,同安区农村关工委不余遗力地关怀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者,帮助他们筑梦、追梦、圆梦,也推动了全区农业向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