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参观考察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

阅览:  日期:2024-12-1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让老领导实地感受厦门奋勇争先的有力步伐,12月12日,厦门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在厦省市级老领导赴湖里区围里社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项目参观考察。

  老领导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一路赞。每到一处,老领导们都详细了解围里社统筹布局、协同推进的前瞻思路,认真听取环境改善、业态布局、项目落地的有关情况,对围里社日新月异的变化表示赞叹,对决策者的智慧、建设者的汗水和各责任部门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

  曾经空中缆线乱拉、雨天积水难行、电动车无处充电等现象已不复存在,围里社畅通舒适、安全卫生的人居环境给老领导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城中村的管理要“精细化”“规范化”,在围里社项目展厅和城市会客厅,老领导们对智慧城中村管理服务平台很感兴趣,他们了解到,违规堆杂、随处停车等行为都会被AI技术自动捕捉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老领导们感叹高科技破解了城中村管理难题。

  改造提升不等于大拆大建。当老领导们了解到围里社17处历史风貌建筑不但完好保存,还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8条街道根据历史民俗重新命名,会福殿、会福古井得到加固修缮,古厝危房被打造成新旧共生的休憩空间、文化客厅,都特别欣慰,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说:“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高楼大厦,更应该关心在高楼大厦旁的城中村。围里社的变化,折射出我们党和政府对城中村的关心与爱护,他们用智慧进行城中村改造提升,造福于民,工作做得很好。”

  改善了居住环境,怎么让居民鼓起腰包?与其他城中村改造不同的是,围里社创新运用“EPC+O”模式。即引入中建四局等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投资运营,对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出租房统租统管及后期运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

  曾经的流动摊贩聚集点经过改造后,变身东围创意市集,老领导们走在其中,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咖啡、奶茶、中西简餐、牛排、烧烤等多样化餐饮店中,直言感受到满满活力。在围里社西里片区的建设中,湖里区还梳理出1.2万平方米空间,规划打造成新能源机动车充电停车场,安装快充桩、慢充桩、洗车机等。据悉,该片区属于社区集体用地,未来将通过转让经营权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厦门市委原常委、秘书长徐模说:“围里社采用‘EPC+O’模式,开创政府、社会资本协同作战的新模式,提升区域商业价值和居民生活质量。希望这种创新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去,惠及更多厦门城中村居民。”  

  经过改造提升的围里社,如今吸引越来越多外来人口,3.75万居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达到92%。厦门市委原副书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秋雄说:“城中村改造提升是一项惠民项目,也是一项德政工程,有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下一步,建议围里社增加文化活动场所,为孩子、青年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视频来源:厦视新闻 文字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