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碧海青山映丹心——红色档案背后的家风故事

阅览:  日期:2025-08-27

近日,厦门离休干部杨德卿委托女儿捐献了一批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料,其中包括她的立功证书、纪念章、老照片,以及其爱人——军队离休干部张惠民(1928-2007)的多枚勋章和奖励证书等。这批档案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这对革命伴侣曾多次荣获军队和省市“五好家庭”的殊荣。张惠民与杨德卿夫妇以战火淬炼的忠诚为根脉,以言传身教的严慈为养分,培育出代代相传的红色家风。

 

 

 

张惠民16岁参加新四军,在淮海战役的炮火中,曾冒死率队解救被围战友,在战场上九立战功。和平年代,他因学习、工作成绩双优,于上世纪60年代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众多勋章与证书见证了他的非凡经历。妻子杨德卿作为革命伴侣,在承担繁重且特殊的机要和人事工作的同时,以柔肩扛起家庭重担,与张惠民共同奠定了“忠于党、甘奉献”的家风根基。离休后,张惠民笔耕不辍,在许多报刊发表文章,关心部队建设,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杨德卿也发挥余热,离休后仍在原外贸集团离退休联合会义务工作了三年多。

“工作讲原则,做人守本分”是张惠民对子女的铁律,杨德卿则以“勤俭持家、善待他人”的品行润泽后辈心灵。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子女均自立自强:长女高中毕业后即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在艰难岁月中历练,被评为省军区系统先进知青,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并获MPA硕士学位;儿子中学成绩优异,为保家卫国毅然弃笔从戎,被学校推荐保送入伍,不到两年就首批提干;小女儿高中毕业考入军校,先在部队服役多年,转业后边工作边学习,成为一名外贸企业总经理。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严于律己,敬业奉献。

张惠民逝世后,杨德卿带领子女投身公益,经常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以实际行动延续着“忠于党、甘奉献”的家风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张惠民和杨德卿一家的红色家风故事,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五好家庭”奖状与解放奖章交相辉映,见证了红色家风从战火岁月绵延至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这份珍贵的红色档案及其背后的精神财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政策协调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