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厦门离退休干部心声感言(三)

阅览:  日期:2025-09-03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勉励老同志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2025年4月以来,厦门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广大离退休干部结合亲身经历讲改革历程、谈学习体会、提发展建议,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注入银发动能。

市委老干部局特别策划,在“厦门离退休干部”微信服务号开设专栏,陆续刊发老同志的心声感言。

陈修茂

厦门市政协原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饱含深情,催人奋进。这不仅是对老年志愿者群体的充分肯定,更是对离退休干部继续发光发热的行动号召。我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服务人民的初心不改,助力发展的热情还在。要向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等先进典型学习,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厦门故事,弘扬正能量,凝聚改革共识。同时,要围绕福建、厦门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陈昌生

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年群体发挥作用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温暖,也深感责任在肩。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厦门考察,强调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这为新时代厦门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加快厦门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带来重大机遇、提供强大动力。作为海洋战线的老同志,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助推厦门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建言献策,贡献微薄之力。

黄友奎

思明区离休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让我倍感温暖与激励。基层治理既需要青年活力,也离不开老同志的经验积淀。组织对离休干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专长,参与厦门老旧小区改造、关心下一代、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助力“近邻党建”模式推广。当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老有所乐”便能升华为“乐中有为”,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丰盈。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秉承“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信念,积极投身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让“夕阳红”成为“幸福红”,让“银发力量”在特区建设中绽放新光彩!

柯继安

厦门市工信局原局长、市老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

回顾过往,我深刻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见证了工业领域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参与工业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看到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技术革新到产业升级,改革让厦门工业飞速发展,直到今天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如今,学习全会精神,更让我看到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全会的部署极具前瞻性。如何走好具有厦门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努力推动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我认为:一是应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李旭鸣

厦门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原二级高级警长、“鹭岛银领”宣讲团成员

我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金牌讲解员、福建省关工委“百佳”五老故事员、厦门市思政课特聘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借鉴“老杨树宣讲汇”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文史爱好者特长,围绕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鸿山成功印迹线路、和平码头玉沙坡片区历史变迁的“一点一线一片”,为市民、游客讲好厦门红色故事、历史故事,把好故事讲到人心里。

 

(党建教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