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位新教师入职+首设专项奖! 厦门老年大学教师节,满满教育新活力
阅览: 日期:2025-09-10
9月5日,厦门老年大学举办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5位深耕老年教育讲台的教师获颁“桑榆教泽贡献奖”,这也是厦门老年大学首设该奖项。
5位教师获“桑榆教泽贡献奖”
今年是厦门老年大学建校四十年。四十年春华秋实,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浸润着园丁的智慧和汗水。为鼓励更多教师长期深耕老年教育讲台,让坚守者受赞誉、奉献者有荣光,厦门老年大学今年起设立“桑榆教泽贡献奖”,以此赞誉和肯定长期坚守在老年教育讲台上的教师,感谢他们以厚实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润泽老年学员心田。
首批有共5位教师获此殊荣:从教满30年及以上的洪炳坤、李世雄、陈肖春三位老师获“桑榆教泽突出贡献奖”,从教满20年的许淑黎、林琳老师获“桑榆教泽贡献奖”。这5位老师在厦门老年大学分别教授烹饪课、摄影课、太极课、声乐课、钢琴课,在数十年的老年教育生涯里,他们帮助一批又一批老年朋友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求学梦,也见证了厦门老年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是李世雄在厦门老年大学开课的第38年。38年前,他27岁,是厦门大学摄影教师。那时,青年高校老师走进老年大学任教的很少见,但他不仅来了,还坚持至今。李世雄说,留住他的,是老年学员孜孜不倦的求学劲头,是学校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优良的学风传承一年又一年,让我舍不得离开。”他说,“从培养学员‘老有所为’出发,摄影课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较高的教学目标,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学期都推出全新的、自己都没讲过的学术专题,介绍分析世界上最前沿的摄影创作思维等。从这个层面说,我自己也在老年大学收获良多。”
校方说,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既是宣传弘扬教育家精神,也是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学校深情表白获奖教师:“感谢你们对学校矢志不渝的情感与大爱无疆的奉献,感谢你们数十年深耕不辍,用半生心血见证老年大学的发展并为此做出积极的贡献。”
“90后”教师占比超22%
大会现场还表彰了2024-2025学年“十佳教师”和“十佳班委”。获得“十佳教师”的是李莉、陈迎绮、王瑞璜、黄铭树、郑凡、庄伊洢、范平、毛旎、谢佳、王岳。获得“十佳班委”的是徐涛、倪琴、梁泉金、张培源、聂俊、殷斌、朱建英、许鹭梅、吕豫闽、庞卉。
“80后”庄伊洢老师投身老年教育7年,在厦门老年大学任教3年,主要负责《中医穴位疗法》课程。为提升老年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她主动编写了更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讲义与教程。此次荣获“十佳教师”,庄伊洢说自己非常荣幸。她说,厦门老年大学处处洋溢着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浓厚氛围,“正是这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美好情谊,让我们的教育变得生动又有活力。”
2025-2026学年厦门老年大学共有教师287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8人,占比20.2%。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投身老年教育,学校年轻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本学年共有“90后”教师64人,占比22.3%,其中“00后”教师9人,最年轻的仅22岁。
据悉,新学年厦门老年大学还将迎来78位新聘教师。大会现场向新教师代表颁发聘书和校徽。新教师们近日还参加了由厦门老年大学、厦门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市老年教育新入职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厦门老年大学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为老师们创造更优质的教学环境与工作条件,让大家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在老年大学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共同助力新时代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