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大地震,厦门老人爱心如潮献灾区

阅览:  日期:2008-06-16

    5.12汶川大地震,震憾中华儿女的心,从电视镜头中看到汶川灾区无数城镇乡村瞬间化为平地,建筑物倒塌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倏时被埋葬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对着一片断垣残壁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每次打开电视机看到地震后的画面,泪水总是模糊了我们的视线。
 
    灾害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特大地震灾害。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各地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在厦门,许多离退老干部从电视中看到四川灾区受灾的画面,也都市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无论身体不便,还是重病在床上的老人,都积极捐款。
 
节俭老市长情系灾区
 
    今年86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张可同,原是厦门市副市长。也许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吃惯了苦,他与老伴林玉端离休后,虽然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他们平时依然过着非常的俭朴的生活。
    然而,当张老与老伴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后,两位老人的心都被震憾,每次从电视中看到救援队员从废墟下救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都会禁不住热泪盈眶。看到温家宝总理两次深入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张老的心里总是被深深地感动。张老是亲自目睹唐山大震后惨烈场面,他深知灾区需要建设。得知老干部局组织捐款后,他与老伴一起捐出了一份浓浓的爱心。
 
退休主任带病募捐620万元
 
    一位退休老干部,不但自己为四川灾区献上几千元的爱心捐款,他还带着生病的身体,募捐到了620多万元援助灾区,这样的例子不但在厦门,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这位退休老干部就是从湖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洪再生老人。
 
    洪老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2002年退休后,他又被返聘到湖里区慈善会担任会长,曾为各种慈善事业募捐过上千万元善款。不到半年前,洪老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医生一再要求他,手术后半年内,尽量不要参加社会活动。然而,从电视上得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看到灾区百姓家园被毁,洪老再也不愿继续休息了。他自己捐出几千元后,又开始忙起慈善会向社会募捐的事了。洪老对灾区的那份爱心,带病坚持募捐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企业,短短几天时间,就募捐到了620多万元,并及时转寄给了四川灾区。
 
    尽管洪老募捐到那么大一笔善款,可他对自己的“成绩”却从不张扬,更不希望宣传他,他说:“为了灾区人民,这是他应该做的。”
 
九旬老人捐出夫妻生活补助款
 
    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家住思明区的94岁离休干部朱鸣冈老人,由于年高行动不便,主动打电话给区委老干部局,提出要给灾区捐款。
 
    朱鸣冈与老伴是从辽宁一所美术学院离休后,易地安置在厦门。由于年事已高,自己身体也不太好。然而,面对四川大地震,他第一次就捐出了2400元,第二次又与妻子各捐出1000元“特殊党费”,把夫妻两人上半年的生活补助款全部捐献给了四川灾区。
 
离休老教师万元寄灾区
 
    家住翔安区的离休干部康甲乙老人从电视上看到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后,地震灾区房屋倒塌,财产被毁,满目苍痍,一片狼籍的景象,心情非常沉重,可自己作为一个78高龄的离休老人,又不能亲自前往灾区去帮助他们,心里非常难过。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他立即从银行取出长期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1万元,跑到邮政储蓄把钱汇到四川灾区。
 
    康老并不是一个生活十分富裕的老人。早年从新店中学离休的他,老伴没有工作,儿子长期生病在家,孙女在上小学,一家人的开支全靠康老的离休工资。全家人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问起他为何一次性就捐款一万元,康老平静地说:“看到灾区人民受苦,我感觉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好了。那点钱,只是对灾区献出的一点爱心,表示一个离休老人的心意。”
 
老民警手术前捐款1万元
 
    “我想向灾区人民捐赠一万元!” 5月15日上午,厦门市公安局老干部工作处接到了正住院躺在病床上的离休干部傅善律打来的电话。
 
    获悉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年近八旬的傅善律老人生病住院即将进行开刀手术,因行走不便,不能亲自到单位捐款,其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不在身边,便电话委托单位老干部处工作人员来病房拿储蓄卡取1万元,代他寄往地震灾区,转达他对灾区人民的问候和祝福。老人说,自己目前生活条件还可以,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灾区人民这么苦,一方有难,八方要相助,大家都伸出手,尽力为灾区做点贡献,众志成城,灾区人民的苦难就会快点过去。
 
爱心老人2万元捐灾区
 
    说到厦门的爱心老人,今年74岁高龄的退休老警察倪少林该当之无愧,几年前,倪老和郭允敬女士共同捐资在家乡晋江安海设立“济川助学基金”,每年捐赠5至10万元,资助成绩优秀且家境贫困的在校学生。这次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又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一次性捐款2万元。
 
    倪少林身居一个充满爱心的家族,晋江安海的育婴堂是我省创办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慈善机构,它的创始人就是倪少林的太祖父。当年太祖父因收养数十个被遗弃的女婴,不得不变卖家产,最后又前往东南亚一带募捐。1844年创办育婴堂后,祖父、伯父和姑妈曾相继接手继续完成善事,但终因倾家荡产不得不转交给国家管理。
 
    倪老每次捐款如此大方,但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他的老伴退休金每月只有千余元,而他平时出门,也很少坐车,经常以步代车。
 
老人情系灾的故事说不完
 
    厦门老人离退休老人为灾区捐款献爱心故事,说都说不完。原福建省水利厅厅长、离休老干部,一次性也捐出1万元。
 
    居住在赤岭干休所的张文忠、邢淑妍夫妇,孙荣山、李文友等离休老干部,虽患病在身。然而,当他们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都在第一时间与干休所联系,送去他们的爱心捐款。许文辛夫妇俩第一次捐出6000元,几天后又特意从银行取出1万元,分别在干休所、及他和老伴的原单位等三个地方捐献出去。
 
    思明区的离休老人朱昌科、周金才、郑德水等离退休老干部也不甘人后,尽管他们自己身体不好,像郑德水还做过好几次手术,然而,当他们得知四川地震后,都带着病体,亲自来区里捐款。
 
    这一个个离退休老人心系地震灾区,热心捐款的故事,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只要我们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相信灾区人民一定会战胜困难,早日重建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