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老干部 关心老干部 学习老干部

阅览:  日期:2009-08-18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经过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古老的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在欢庆我们党和国家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更加崇敬为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们!“饮水不忘掘井人” ,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老干部的历史功绩,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认真学习老干部的革命精神,让党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一、铭记老干部,永远不忘老干部的历史功绩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悠久斗争历史的党。经过长达近九十年的光荣的战斗历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久经锻炼的老干部。在长期和残酷的革命战争中,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我们党的老干部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是新中国的奠基人。建国以后,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殚精竭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革” 十年中,广大老干部身受残酷迫害,处境十分困难,他们仍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立场,同“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粉碎“四人帮” 以后,广大老干部老当益壮,壮心不己,他们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有生之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听从组织安排,退出领导岗位,以实际行动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积极培养年轻干部,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为干部制度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大事,继续为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关心下一代成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广大老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为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可以说,没有广大老干部的长期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老干部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献身精神、优良品格、丰富经验、崇高威望,具有广泛的影响。这是推进我们改革和建设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老干部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铭记老干部,永远不忘老干部的历史功绩。

    二.关心老干部,扎实有效做好老干部工作    

    今天我们缅怀老干部的历史功绩,更加深切感受到,关心老干部,做好老干部工作,应该是各级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尽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把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老干部工作服务为本,深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诚心、用心、细心地为老干部服务。特别是在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我们扎实有效、细心周到地做好老干部工作,把为老干部服务的各项具体任务抓实抓好,把关系老干部切身利益的每个具体问题处理好。要探索研究“双高期” 老干部服务管理方式,围绕“保健康、保享福、保本色” ,积极推动服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做到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要坚持把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作为检验老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问计、问需、问政、问效于老干部,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办实事,尽心竭力为老干部做好事,千方百计为老干部解难事,把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怀和温暖真正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老干部工作,自觉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自觉适应老干部队伍的新发展,不断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使老干部工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更加符合党和政府工作的要求,更加符合广大老干部的期待。

    三.学习老干部,让党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缅怀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就是要学习老干部的革命精神,让党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天我们向老干部学习,就要做到:

    (一)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正是凭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党涌现出了江姐、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富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才使我们党历经艰辛而不断壮大,才使中国革命历经风雨而终于胜利,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开创新局面。在现阶段,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要体现在脚踏实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坚定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救社会主义!当前,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党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广大老干部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典范。他们不仅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他们离退休之后,仍然退而不休、无私奉献、永葆青春。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象老干部那样,心里始终想着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我们要像老干部那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在对待职务升迁、工作调整、生活待遇、评先表彰、到龄退休等问题时,是否有全局观念?是否做到国家利益、整体利益至上?这是对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干部最实际、最现实的考验。

    (三)坚持两个“务必”,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因为无数的革命前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育了这种谦虚瑾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才能在极端困难和恶劣环境的情况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两个“务必”,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生活、工作条件好了,我们仍然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但是,在少数党员和党的干部中滋长起来的骄傲自满、专横跋扈、贪图享受的作风,是十分值得警惕的。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诚心诚意向老干部学习,加强党性锻炼,以共产主义道德观划清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等界限,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吃、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小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这样,才能保持清廉高尚的精神品格,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心里始终想着群众。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妻子送郎当红军,母亲送儿上战场,千百万父老乡亲推小车、抬担架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都是人民支持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无论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都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和率领亿万人民群众为之共同奋斗。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更需要紧紧依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会有牢固的执政根基,才能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