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格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几点思考
阅览: 日期:2016-04-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机关基层党组织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对于推进机关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确保机关党的建设走前头、作表率、创一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一贯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2014年9月新的局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更是把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老干部局长陈秀蕊亲自兼任局机关党委书记,局务会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结合局机关党委兼具的组织人事、老干部工作职能,调整配强专职党务干部。同时结合人事调整,抓好所属各党支部设置调整和换届工作,把支部建在处(室),配好班子,实行支部书记、处(室)领导 “一肩挑”,把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岗双职”、“一岗双责”。目前局机关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专门了成立机关离退休党支部,局机关党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局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严格落实?笔者认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持续抓好局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严格落实,要注重创新,强化责任监督,把严格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
一、在强化“责任”中保证严格落实
提高我局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明确局机关各处室、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健全年度集中谈话制度,定期签订工作责任书,强化党建主业意识;要建立个别约谈制度,适时对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欠佳的负责人进行诫勉;实行局机关党委专人联系离退休党支部制度;制定“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对“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的要求、程序、考核等内容进行规范和明确,做到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深化考核评比,把成效评估科学化,有效发挥考核评比的“指挥棒”作用,以考核+评比的模式来推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要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评、评选评优紧密结合,培植典型,辐射带动,真正让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在强化“培训”中保障严格落实
持续打造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要继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要通过集中培训、分别轮训、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建业务培训,将如何当好机关党委(支部)书记、如何组织好党内生活作为重点培训内容,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观摩党课、列席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提升业务素质。要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突出业务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心理学、管理学等重点内容,努力将党内组织生活打造为党员提升素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综合平台。
三、在注重“创新”中体现严格落实
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把握党员需求,创新和丰富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在“新”中体现“严”。
一是变“被动”为“互动”。要切实转变传统组织生活模式中的灌输、说教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角色”上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1.实行“组织生活计划”制度,采取“1+x”模式,在上级党组织统一命题的基础上,允许各党支部结合党员思想实际,制定支部组织生活计划,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灵活调整。2.探索实行“组织生活项目认领”制度。可通过让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主题设计、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如把组织生活分成若干小时段,采取自荐、点名等方式,由党员各主持一段,让党员唱“主角”、领导干部当“听众”;积极开展“季度大讲台”、“党课大家讲”等活动,组织党员走上讲台畅谈个人学习和认识;开展对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及本支部重要工作完成情况、经验教训的研究探讨等,给党员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
二是“面对面”加“网上见”。在开好“面对面”的组织生活会的同时,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介,建立党建工作专栏,推行网上党建,开展“网上开放”组织生活会、“网络党课”和“网上交流”,调动党员参与积极性。各支部可在网上建立QQ群、手机微信群等,每位党委(党组)成员的QQ号、微信号加入所在支部QQ群、微信群,通过个人述评、他人讲评、支部点评“三评”形式,搭建起组织活动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开展“大家谈”、“大讨论”等活动,让党员既可以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又积极引导党员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切实做好对离退休党员的关怀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送学上门或到其家中开组织生活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 进一步加强与长期在外的离退休党员的联系和沟通。
三是变“封闭”为“开放”。积极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模式,经常把党内组织生活场所搬到室外,组织党员到工作第一线去感受,到先进基层组织去体验,到艰苦一线去锻炼,让党员有对比、有体会、有目标、有行动。可通过组织党员深入红色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新成就和重点工程建设,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教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党性教育、时政讨论、综合素养讲座等,增强学习的时效性。整合资源,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可通过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千万家”等公益服务、挂包帮、与挂钩村(社区)党支部联谊、与企业和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等,变“封闭”为“开放”,变单一式为多元化,创新性地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柯东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