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阿姨练太极

阅览:  日期:2016-10-17

□邹家梅
  在映山红老年太极拳晨练队里,有一位身材修长,容光焕发的女队员,初一见面,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只有三十出头。她就是老年太极拳表演队的队员——叶南。问起她是如何能把自己身材和容颜保养得如此之好,她的回答是: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结果。
  2009年11月,叶南从林业部门办理了退休手续,生活从当初上班时的繁忙突然间变得清闲,让她很不适应,有一种与社会脱节的感觉。最初,一个人呆在家里,不但精神状态不好,由于缺少运动,身上的赘肉也一天天见长,使她颇感苦恼。
  直到有一天早上,叶南去菜市场买菜,眼见天色尚早,舍不得室外的清新空气,买菜回来的路上,特意绕道去了离家不远的小公园散步。刚踏进公园,只见不远处一群身穿白色练功服的老年朋友,正在公园小广场上打太极拳。走近一看,练功队伍里,既有男同胞,也有女队员,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急缓相间、似行云如流水,刚柔相济,似静待动,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叶南被这群老年朋友的朝气感染了,站在一旁呆看许久,待到练功的人群完成一套拳路停下来,她仍不愿离开。
  晨练队里一位年约50出头的女队员,似乎看出了叶南的心思,趁着一套拳路结束,队伍休息的间隙,走到叶南面前开口:“这位阿姨是不是也喜欢练太极拳?如果喜欢就参加我们的队伍吧!”
  “我一点都不会,能行吗?”退休后,叶南的生活正处于空虚茫然状态,总希望能走出家庭,参加一些社会性质的活动。见对方热情相邀,叶南内心有些激动,也有点怀疑。
  “为什么不行?我们以前也不会,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如果你愿意参加,明天早上6点就来公园这儿集合。”对方热情相邀,终于打消了叶南的顾虑。事后,叶南才知道,那位热情邀请她加入队伍的女队员,正是晨练队的康队长。
  起初,由于自己没有练功基础,多时没有干过粗重活,又缺少锻炼,身体比较虚弱,比划几个动作就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如此学学停停,等到队友们都学会“收工”了,自己却只学会了一半。为了不影响“学习进度”,待队友们都回家了,叶南只得拉住康队长留下来,让她把刚学的套路再开“小灶”传授一遍。
  原以为,练习太极拳并不难,只是跟着队友上下比划就可以了。真正开始练习后,叶南才发现,练习太极拳还挺有学问。什么“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里面的内涵还挺丰富,要真正练到运用自如真不容易。
  为了能尽快掌握太极拳的要领,叶南每天5点半就提前来到公园,重温前一天的“功课”,待六点以后,老师和队友们都来了,才加入队伍里练习新“课程”。在参加过集体训练后,每遇高难动作,回到家中还要千百次地把它练熟。有一次,早上刚学到一招“金鸡独立”,很需要一定的平衡技巧,对于上了一定年纪的叶南来说,要练好这一招单腿独立的动作,确不容易。最初,她总是站立不稳,无奈,回到家后,她只能靠着墙壁练,待练到单腿能够支撑身体,才敢把身子慢慢从靠着的墙上移开。
  对太极拳情有独钟的叶南,也有“为伊销得人憔悴”的时候。去年冬天一个下小雨的早晨,提前来到公园的她,练了好一会儿仍不见队友和老师出现。抬头望天,天阴阴沉沉的,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大雨。原来,叶南因为早出门,手机又没带,老师见天在下雨,就发短信通知队员放假一天。而叶南没有看到短信,以为雨很快会停,她不甘白跑一趟,便站在公园旁的一个公厕门口避雨。可雨越下越大,冷得浑身直发抖,她只好冒雨回家,到家时,穿在里面的毛衣都被淋湿了。中午过后,感到人有点不舒服,开始她并不在意,待到晚上高烧到39度,才赶紧让家人送她去医院。还有一次,在自家厅子里练完一套拳路后,仍意犹未尽,一高兴,穿着塑料拖鞋的她,便情不自禁地打了太极拳套路中的一个飞脚动作,谁知没把握好重心,脚下一滑,摔得仰面朝天,拖鞋被抛出老远,她重重砸在水泥地板上,背部整整痛了三天,幸好没有摔成骨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夏天,参加市里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表演,是叶南练太极拳以来最感辛苦和自豪的一次,当时她被选为一个小方队的领队参加排练,数百人的表演队伍,要练得动作规范整齐,并非易事。她们每天早上9点开始,一直练到下午2点才收功,当时,天气炎热,站在空旷的体育场上,无遮无掩,眼睛都被刺目的阳光刺得生痛,叶南只好买来一把墨镜抵挡阳光,可汗水还是流进眼睛里,浸得眼睛无法睁开。以前从没练过这么大运动量的她,晚上躺在床上,不但四肢乏力,眼睛痛得更是一夜无眠,整夜滴眼药水都没法解除“痛苦“,但她仍顽强坚持了两个月,最后,她所在的队伍,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而今,练了多年太极拳的叶南,不但身体好,人也越来越精神焕发,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通过练太极拳,结交了许多好朋友,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