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婆婆练瑜伽

阅览:  日期:2017-03-20

  

  □钟芳

  三年前,我恋上了瑜伽。在一张铺地的垫子上,随着天籁般的音乐声和姐妹教练柔声慢语的指导语,我开始操练,神情专注,或俯卧或仰卧,或拧转或下蹲,或拉伸或挤压……配合着延长的呼吸,动作柔软优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每天短短六十分钟练习瑜伽带来的舒适和恬静,进入身心愉悦的全新世界。

  婆婆退休在家,每天散散步、养养花草、带带孙子,身体一直都很不错。可没想到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她准备外出晨练时突然昏倒,一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这是由于突发高血压导致的昏迷。针灸、按摩、打针、吃药,婆婆在医院里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好转后,便说什么也不在医院呆了,坚持着要出院。

  回到家后,婆婆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吃了一段时间后,血压虽得到了控制,但还是打不起精神。一个周末,我赤脚站在客厅的地板上练瑜伽,婆婆陪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满是羡慕的眼神。瑜伽不错,作为一项以躯体拉伸配合深呼吸的运动,不仅能修身养性,还有调节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治疗和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都有帮助,我为何不要婆婆练瑜伽呢?

  “妈,从明天开始您和我一起练瑜伽,好吗?”我凑到婆婆跟前笑着问。婆婆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摇摇头说:“那不行,我都一大把年纪了,骨头都硬了,哪像你们年轻人?”我告诉她,瑜伽动作简单易学,舒缓优美,不需要任何器械,不用像跑步、跳健美操那样剧烈的运动,适合任何人来练习,最重要的是能强健身体,对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大有好处。

  在我的怂恿下,婆婆想了半晌,表示愿意尝试一下。第二天,婆婆早早就换好服装,跟我一招一式地学起来。根据婆婆的身体状况,我专门设计了一套合适她的动作,从最简单的单臂风吹树功、肩旋转功、磨豆功、脚踝功等功法开始引导婆婆进入瑜伽的殿堂,并反复强调练瑜伽应该以“身体承受得了”为标准,只要做动作时感觉不舒服,就要马上停下来进行调整。

  刚开始婆婆虽然动作有些僵硬,但随着我的口令,她还是尽量完整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有时看她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就会亲切地来引导她:“仔细听音乐,抛开一切杂念,把身体向下放松,在这个时间,你只属于当下,属于你自己……”婆婆慢慢地、一点点地延展肢体,让身体的每一处关节、每一寸肌肤得到放松,不知不觉间体位也就水到渠成。婆婆认真地领会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正式练习瑜伽的时候,身体就变得舒展开来,动作也越发地柔软。

  婆婆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瑜伽。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她心情越来越开朗,不仅血压稳定,感冒少,连老年人常见的那些腿脚酸麻、颈椎疼痛毛病都没有了。小区里的老太太都说婆婆变得年轻精神了,还说要拜她为师,练习瑜伽呢。婆婆也来了精神,和她们说得津津有味。看到瑜伽让婆婆的晚年生活变得快乐、健康、充满活力,而且我们之间的婆媳关系无形中更加融洽,我心中乐开了花。

 

  增添正能量活动栏目、党建工作栏目

助老,让老党员志愿者晚年生活更精彩

  市委老干部局老党员志愿者陈文英、郑松泉、吴建宪,多年来秉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理念,积极参加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活动,自2011年至今,坚持每年入户慰问我市困难失能老人,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市老年基金会精准帮扶提供准确信息,使我市困难失能老人在春节和老年节获得市老年基金会发放的护理补助金及赠送的护理床、助行器、轮椅等护理用具。六年来,他们共参加活动62次,入户走访困难失能老人230多人,经手送出轮椅2部、助行器18台、拐杖73支、慰问品200多份,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敬老宣传材料2000多份。

  老党员志愿者陈文英不仅自己参加老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还拉上他的妻子、邮电局退休人员萧慧娇一起干,他们的儿子在国外工作,夫妇俩非常热心参与志愿活动,大部分入户走访活动都是陈文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进行,走访中,有时老陈驾车穿行在路况较差的村道上,因车身长,转弯调头不容易,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驾驶。他不仅是驾驶员,还身兼摄影师,每到一户,都认真拍照,并附上文字说明,作为活动资料存档。他们夫妻俩常常一大早就出发,活动结束回到家已是过午,就将早晨备好的汤下个面条,或是到附近的餐馆吃饭,从无怨言。省报记者还专门对他们的事迹作了宣传报道。

  老党员志愿者郑松泉克服照顾孙女、家务事多等困难,开着私家车积极参加活动。2016年底,因陈文英的私家车送去维修,郑松泉开着自己刚买不久的新车到海沧区鼎美、东瑶、贞岱等村入户走访。有一次,活动从中午12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才结束,一天上门走访了海沧区13位困难失能老人。

  老党员吴建宪是老干部局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几年来,她积极投身到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工作中,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不辞辛苦,上传下达,召集组员,联系拟入户调查慰问的困难失能老人,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花了多少通讯费,但她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助老志愿服务中去。有一次,在回访一名受助老人时,得知老人因尿毒症透析身体虚弱,没钱买营养品时,她便掏出身上的现金交代其子女买些补品给老人增加营养。在回访特困老人时,嘱咐其子女要多尽孝道,及时传达市老年基金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之情。此外,她还经常抽空到市爱心护理院看望入住老人,嘘寒问暖,到医院看望年老体弱的老干部,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时还帮助调解老人的家庭矛盾,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谢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