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剪出幸福晚年
阅览: 日期:2018-04-15
严玉春老人今年76岁,但依然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比同龄人的状态要年轻许多。她每天除了自己简单处理日常家务外,就剩下心心念念的剪纸了。严玉春的剪纸,虽不及现代机器裁剪的那般光滑圆润,但却独树一帜,自成一格,也算小有名气。
说起剪纸,要从十几年前严玉春从单位退休时说起。那时刚离开工作岗位,一下子心里空落落的,儿女白天都去上班了,她做完家务就是浇浇花,看看电视,打发无聊的时间。偶然的机会她看到电视里播放一位老人剪纸的节目,立刻被吸引了。那位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双手极其灵巧,拿着剪刀像变戏法一样,不消几分钟就剪出一个图案,有人物,有花鸟,有文字,非常神奇。从此严玉春迷上了剪纸这门手艺。
严玉春的儿子是中学教师,女儿则是一名护士,工作都很忙,但他们非常支持母亲学习剪纸,给她买来专用的剪刀和纸张,还特地去书店选购一些关于剪纸的书籍——《剪纸入门》、《中国民俗剪纸技法》、《图解剪纸》等等,严玉春从最简单图案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摸索。
严玉春自己也没想到,对剪纸的痴迷可以持之以恒这么多年,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每剪出一个作品,她都欣喜不已,儿女看了夸赞,邻居们也常来串门观摩剪纸过程,又羡慕又佩服。儿女把一间房布置成工作室,工作室有一张长长的桌子,那就是她的剪纸工作台。工作台上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纸、三把专业剪纸用的剪刀和几只粗细不同的笔。墙上、窗户上、桌子上都是她的作品展览空间,部分剪纸作品还被装裱在画框里。如今她手法日益娴熟,做完一个简单的剪纸用不了几分钟,而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剪刀随左而右,有的需要挑头慢抠,有的需要长驱直入讲求纵深相间。比较简单的图案,严玉春不需要做草图,只需在脑海中构思,就足以让她在几分钟内做出一副精美的剪纸作品:跳跃的小孩子、逼真的莲花、啄食的小鸡等等。
如果是复杂的剪纸,她会先在纸上做草图,把想要剪的图案画出来,这些图案往往很多线条,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如何才能让他们排列有序又完整无缺,真可谓技术活。她先用细细的铅笔在纸上画出一个个单独的物象,后又轻轻串联起来,旁观者几乎不能看到那鱼的眼睛、龙的胡须是如何而来的。真正裁剪的时候,必须谨小慎微,因为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剪纸可以阳刻、阴刻,里面有很多的技巧可以学习,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天赋和想象力。
“踏雪寻梅”、“孔雀开屏”、“连年有余”,这些被赋予美好意义的剪纸,都曾经在严玉春老人手中被剪出过多次。每当邻居家里有喜事或是逢年过节之时,都有左邻右舍前来索要剪纸,严玉春就乐呵呵的开始她的作品了。她的剪纸,画面逼真灵动,栩栩如生,而且免费赠送,邻居们觉得过意不去,便也会有礼物回赠,邻里关系和睦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