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乡间小镇
阅览: 日期:2020-04-14
●文/杨秀晖
周日下午,我踏上旅程,去两小时外的群山环绕中的龙海乡下一个市镇,好友就住在那里。
风有些大,天空灰蒙蒙,市区四围皆为巍巍青山,仿佛是爱怜的手臂,把小镇抱在自己舒适的盆地里。好友带着我,拐过几条长街甬巷,竟然已经来到山麓。山并非很陡峭的山,极目而眺,倒有种来到平地的感觉,当然如果以平地称之倒是稍嫌夸张了一点,不过那十步一小片,数百步就一大片的果园确实让人有种平原的意识或概念。我们没有圈定目的地,只是沿着石头杂生的山道颇带探险性质前行。
风比临出门时又大了一些,可能缘于高处无遮拦的缘故,但是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多了,雨就要下来了,在进亦忧退亦忧的两难境地间,却忽然发现左侧道的前方,一幢房子正在探头探脑,鲜艳的屋顶,翘檐走兽,似乎是闽南有名的剪瓷雕。心照不宣狂奔起来,步伐拾掇得真是恰到好处,迈过几十级台阶,正好隐进屋檐的时候,见好难收的大雨倾盘而下。抬头望望跻身的屋檐,正上方一块红漆斑驳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农家苑。
这是一座占地阔绰的古式房屋,格局有点像闽南二十年代初典型的合院结构,正门进去,中间是一块四方见天的院子,四面为环屋,分上下房和正房偏房小厢房,东西上房之间有长条形大厅,一眼望去挤挤挨挨满屋子的雕花木桌椅,看起来古色古香,仿似走进了远古,扑面一股时光的风味。
站在青石条砌成的串廊的门槛上仰望,“农家苑”的屋脊两旁伸张着两个尖尖的檐角,雨水冲刷后残留的水滴印衬着朱红,水晶一样地灵动,尖尖的檐角让人感觉这座四合院就是一只欲飞的鹰或一道出鞘的剑光,一股无法言传却又无法掩饰的锐气藏匿其间,使我莫名地激动着。
雨一时半刻没有停歇的意愿,我与好友便进了长厅,沿着摆满雕花木桌椅的大厅左侧蹑脚而行,一屋子的古色古香条件反射般地提醒我们收敛脚步,轻轻的,轻轻的,生怕惊醒了农家苑寂静中酝酿的一个千年的梦境。
“农夫夜伴山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大厅的正面上方顶梁上悬挂着两块蓝布条,略有光泽的稠质布料上用水笔飘逸的写着两句七绝,念起来挺押韵。农夫、山岩、农家苑,真好,此时窗外雨线延绵,一滴滴飞溅在屋脊的檐瓦上,淅淅沥沥响成一片。
暄闹中的静寂,再无言语,翘着脚气定神闲地盘坐在木椅上。好友看着我,也不说话,她知道我有事才会来,但,我不说,她自然也不会问。我为何而来呢,仿佛已经忘了,在这山野自然的空灵中,城市的那些块垒,不值一提。寂静山林,真我显现,人间无我,只是被一场雨逗留,逗留在无边无际风雨笼罩的农家苑中,似乎是等一个升仙时刻。
苑内等雨,无所为,无所不为。林雨中的一日,是人间十载,待我下山时,那些烦心事,也已经老了,还忧它作甚?
不如,安心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