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巧手让纸片“活”起来

阅览:  日期:2009-04-22

    开屏的孔雀、灵巧的小狗、盛开的玫瑰、精致的小房子……摆在桌子上的是一个个做工精致的折纸装饰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哪个淘气的姑娘从精品店“淘”来的。殊不知,这可是一个花甲老人的得意之作。这些,可都是年过七旬的林秀芳亲手折出来的作品。
    林阿姨退休前的职业是老师,退休后的她是悠闲地在家安度晚年。林阿姨年轻的时就是个巧手的女性,做衣服、编织等都不在话下。退休以后,她就迷上了折纸,到现在,她已经有近十年的折纸资历了。
    “起先我是看到媳妇在折的。她是幼儿园老师,经常要学一些新鲜的玩意儿去教给小朋友。”林阿姨说起了自己与折纸艺术的结缘。“我那时才发现,原来一张很普通的纸,通过折叠、修剪,是能够变出那么多的花样的!多有意思啊。”林阿姨家里电视柜上摆了两只开屏的孔雀,她告诉我,那是她最初的作品。林阿姨回忆自己学折纸的过程,“媳妇见我对折纸感兴趣,就买了一本折纸的书给我。我跟着书上教的慢慢学,从小动物开始折。船、青蛙、鸭子、兔子、鹅,书上的花样不少,折起来工序也是很复杂的。”
    刚开始学折纸的时候,林阿姨兴致很浓。一天,她孙子下课回家,她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琢磨了一天的得意之作给孙子,哪知她孙子看到那个小孔雀,一脸的不满意。这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生,转身拿出一张纸,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奶奶,你看,我折得都比你好呀!”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林阿姨还是一脸的不好意思。“因为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琢磨了很久的一个折纸,连小孩子都不喜欢呀!”
    但林阿姨不气馁,她认真地琢磨着。她一边看书,一边练习,手指越来越灵活了。折出来的作品,开始活灵活现了。后来,林阿姨还发现,除了单一的一张纸作品,还可以发展成多张纸的“折纸”。她开始尝试着,把纸张折成一个个小小的三角形,然后再把这些三角形一个个拼接起来。这样地折,一个小鸡就要用去300多个小三角形;一台钢琴就要用去400多个三角形。这样立体“纸雕”,才一完成就受到了孙子的青睐。那小子,爱不释手地拿着奶奶的作品,说要搬去学校给同学们“开开眼界”。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研究,原本连孙子也“瞧不起”的折纸,变成这么了不得的艺术品!
    从最初的小动物开始,林阿姨渐渐地,不再局限在书上那些简单的式样了。她开创自己的折纸路子:十二生肖立体折纸、小老鼠吃西瓜、玻璃缸里嬉戏的金鱼……在林阿姨家里有个透明的陈列柜,里面摆了很多精致的玩意儿,林阿姨说,这些都是她近年的杰作。
林阿姨的折纸,在亲朋好友中间是很有口碑的。不少人搬新居都指名了想要林阿姨的折纸作品,要摆着在家里做装饰。“因为大家都说这样的折纸,摆着好看,又显得有品味,现在不是都流行手工DIY的东西嘛!人家都夸我,是懂得跟时尚的呀。”林阿姨笑吟吟地说着。她说,自打开始折纸,她每天空余的时间,都用来搞创作,时间不但不会很无聊,反到是显得有些紧张;而且多动手做,多动脑想,也不容易得老年病,对身心都是很有益的。“这叫,老有所乐!”林阿姨感慨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