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安 洲 畔 的 风 筝 王

阅览:  日期:2009-09-18

 

风和日丽的新安洲畔,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一只色彩绚丽的蝴蝶风筝腾空而起,不断攀升,最后定格在上百米的高空翱翔。它身披着七彩薄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黑色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仿佛是一个活物;长长的飘带波浪式地摆动着,这动感和色彩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大自然的美。江边的行人不禁驻足,倚着栏杆观赏;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更是发出阵阵惊呼和欢笑。循迹望去,对岸江边一位老者手持转轮,只见他时而松线,时而收紧,一招一式,极其认真地在笃定风筝的高度。这位放风筝的老者就是同安区卫生局的老局长、参加过著名的黄桥战役的新四军老战士、离休干部张泽勋同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风筝王”。

张老放风筝已有几十个年头了,他以放风筝为乐,更以能自己动手制作风筝而充满成就感,他说他做的风筝又大、放得又高。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张老的家。品茶后,他带我们到他的工作室,天啊!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制作风筝的工具和材料,有做骨架的竹子、削竹片的利刀、五颜六色的伞布和缝纫机。靠墙的地方整齐地站立着一排风筝,风筝的形状各异,有燕子形的、蝴蝶形的、鹰形的、飞机形的,大大小小的足有二十几只。大的风筝翼展两米,小的风筝只有几十公分。最奇特的要数一只双线控制飞行的燕子风筝,它的飘带有三十多米长呢!它的神奇之处是通过双线控制来作翻滚表演。

张老介绍说,这风筝要做得好,须要动脑筋琢磨,竹子做骨架,要削得园,上下匀称,左右配重平衡,系在风筝上的两条线前短后长,长度相差四分之一,两线打结后的夹角80度左右,此结就是往下牵拉的着力点,要反复试验,不断进行调整,才能保持它的稳定性。张老又补充说,风筝的飞行主要靠空气流动产生的浮力,一般有三、四级风最好放飞。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喜欢放风筝,张老笑着说,玩和健身兼得嘛。他还认真地向我们介绍说:放飞风筝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放飞的风筝不停地移动,能活动四肢百骸;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部位都在不同的运动着,当倾斜时,就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还能接受紫外线照射,促使阳光与皮肤光合作用,促进骨骼的钙形成,增强抗病能力。

在阳春三月,放风筝时,使冬天久居室内气血积郁、内热较大的老人们,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要是在秋高气爽的秋天,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在放飞风筝时,双眼极望蓝天,大脑高度集中,心无杂念,胸中的种种忧愁和不快自然会在风筝的千姿百态的飞行中消散,既可净化心灵,又可以强身健体。说的也是,我们仔细打量着他:古铜色的脸,硬朗的身板,走起路来稳健而有力,一点也不像86岁高龄的老人。这几年来,他老伴也跟在他身边看他放风筝,老两口同娱同乐,他们放走的是忧愁,得到的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