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永不毕业的“大学生奶奶”
阅览: 日期:2010-01-20
她,从1985年厦门老年大学创办27年来一直是学校的学生,除英语、电脑外学完老年大学开设的其它所有课程,被老年学友们称为“永不毕业的大学生”,其刻苦学习的事例更是被传为佳话。她就是厦门老年大学最高龄学员、93岁的郭顺英老奶奶。
学校搬到哪里就住到哪里
古有孟母为孟子教育三次迁居的故事,今有许多家长为子女读书买房或租房在子女学校附近的事例,可从没听说过为了老人上学而在学校附近租房、买房的,然而,郭顺英老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原来,刚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时,已66岁的郭顺英家住湖里区康乐新村,为早点到学校,她每天5:30起床,然后赶早晨的第一班公交车,接着到火车站转车,再步行一段路到学校。有时为了赶时间,郭顺英还经常打的上学。后来,厦门老年大学搬迁了3次,郭顺英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又安全上学,每次学校搬到哪里,她干脆把房子租到那里。2001年,心疼老妈的儿女们特地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给她住,从此,老人上下学也就方便多了。
学篆刻双腿没了知觉
篆刻是老年大学里一门难度较大且又很枯燥的课程。因为年龄大,眼睛看不清,喜爱篆刻的郭顺英常因练习篆刻被刻刀割破手指,为此她经常到屋外的阳光下练习。有一次,为了完成一枚满意的篆刻印章,郭奶奶搬着板凳,硬是在太阳底下一刀一刀地刻,正当她满头大汗地刻出来后,抑制不住满心喜悦的她,立马拿来印泥,沾上盖在宣纸上,却左看右看不对劲,仔细一瞧,原来是刻反了,只好重新再刻。可这时,实在热得受不了,她来到光线较好的阳台,叠了三个板凳,跪着趴在阳台上继续刻,一个多小时后,篆刻完成了,她却一下子瘫在地上,原来双腿早就没了知觉。
在病房里补习功课
郭顺英的作业是出了名的认真,一丝不苟。每天不管有什么事,她总是先把作业完成后再干其它的事,甚至连生病住院,她照样坚持完成作业。有一次,郭顺英心脏病发作,住院1个多月,住院期间许多老学友经常到医院看她,为了把耽误的课程尽快补上,她便緾着到医院看她的老学友们帮她补习功课,后来,她干脆让老学友把每天的课堂笔记、作业也给她带到病房来做,许多医生、护士看到了既心疼又敬佩,直感叹说:就是年轻人也没这样啊,在病房里还补习功课!20 多年来,郭奶奶的课堂笔记、作业本和书本已堆了大半个房间,几次搬家都一本不少地带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奶奶27年来的刻苦学习不但取得丰硕的成绩,她的书法、美术、篆刻等作品多次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获奖,一些作品也被国内外许多图书馆收藏,2008年,其书法作品荣获《全国奥林匹克书法大赛》一等奖,她个人被吸收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还换来了一身健康的身体,头痛、心脏病等一些老年慢性病也不治而愈了。2009年1月,郭顺英被中国老年体育协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授予第七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
如今,当了27年厦门老年大学学生的她,说起今后的学习,她说:“只要老年大学还办着,只要自己身体还可以,她就永远地学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