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人乐团:“团队可以是业余的,但是音乐绝不能业余!”

阅览:  日期:2011-04-02

    在鼓浪屿上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职工,他们是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四年如一日地免费为厦门人民演奏了一场又一场的专业音乐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厦门老人乐团”。

    可以说,美丽的厦门岛是一个音乐城市,这里的人从小就孕育在音乐的摇篮中,“厦门老人乐团”中很多成员由于时代的原因,未能专职从事音乐,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直至退休后仍然痴迷于音乐,乐于与音乐相伴。目前,“厦门老人乐团”有40多位成员,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年纪最大的台胞杨博文先生已达80高龄。

    然而,年龄不是问题,非科班出身更不是问题,这些老人们凭着对音乐的满腔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自己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团队可以是业余的,但是音乐绝不能业余!这可不是空喊的口号,自2006年成立以来,他们致力于闽台音乐的开发、研究、演奏、演唱和交流,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精神,将西洋乐融进民乐当中,编配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乐曲,尤其是颇具闽台风情的《新望春风》、《高山青》、《桃花过渡》等,不仅拨动厦门市民的心弦,也唤起了台湾同胞记忆深处的熟悉曲调。如今,他们的演出早已过百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专业水准的一个团队,鼓浪屿音乐厅、游轮、马拉松的舞台、白鹭洲公园……他们在厦门各处留下了动人的音乐,而他们的公益心、对音乐的热情也感染了无数的市民。
 

    不过,四年来不间断地排练、演出,大家都已经不再年轻,这身体能撑得住么?付出了这么多,真的一点回报也不图?每周六下午是“厦门老人乐团”固定的排练时间,当笔者亲自到现场看老人们排练时,之前的种种疑惑云消雾散。刚说了休息一会儿,音乐又响了起来,在一旁“监工”的蔡团长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乐曲高声歌唱,曲毕才反应过来:“不对呀,这不是我们重新编配的曲子!”“这吹着玩的!哈哈哈……”小号手做了个鬼脸,大家大笑了起来,完全不是刚经受几个小时“折磨”的模样。“哪里累了?这可是难得的享受!”经朋友介绍进乐团的萨克斯手陈克兆一边收乐器一边意犹未尽地说。对于团员们来说,真要说什么回报的话,就是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切磋,能获得台下观众的认可,争取成为传播厦门文化、闽台音乐的一张新名片,特别是现在鼓浪屿在申遗,如果能打出音乐这张牌,想必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