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工作 收获幸福

阅览:  日期:2012-11-16

 退休是工作的休止符,意味着一生辛劳后的舒适。退休了终于可以把在职时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打理打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抚花弄草,戏水踏浪,过上悠闲舒适神仙般的日子。我美美地想着。然而,自从我当选了厦门市退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负责宣传工作时,经过不断的反思,才真正意识到退休不是工作的终止,而是新的事业的起点,“快乐工作,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收获幸福”便成了我新的人生征途的座右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昨天已成过去,从现在开始,我重新校正了人生的坐标,向幸福的航向出发!
 
 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市退教协会,看到简陋的办公室内,就六张陈旧的办公桌并在一起,占了半个屋子,这样的办公条件让我惊呆了,在这么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市退教协会却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以李中坚会长为首的协会班子的强有力领导下,协会深入贯彻实施“追求一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坚持三个原则”、“落实四个到位”的工作方针,构建起了全市退休教师的幸福乐园。市退教协会犹如一块强力磁铁,把全市退休教师吸引到这个“家”来,让老教师们发挥余热,尽显生命华彩。什么叫人格魅力?我在这儿找到了答案:市退教协会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就是人格魅力。这个“家”把各级退教协会凝聚在一起,这个“家”为全市退休教师提供了工作平台,生活平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成了各级退教协会成员爱“家”的自觉行动。我为之振奋!这个“家”是我向往的家,是幸福的家。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我愿意去追索与奋进,发扬“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辛勤去拼搏。
 
记得,当我第一次接手市退教协会《映霞苑》双月刊的编辑工作时,一股神圣感、光荣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映霞苑》是退休教师生活之余的一份精神食粮,编好该刊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人格力量的体现。我热爱它,我要孜孜不倦地磨砺出锋芒的笔头,尽心尽力做好退教协会的宣传工作。为尽快熟悉、投入工作,我加强学习,学习退教协会文件选编,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工作方向;为了解各级退教协会的工作特色,我积极上退教协网,吸取其精华;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翻阅了近几年的《映霞苑》,学习前任编辑编报经验,摸索编辑门道;为了解基层协会对办好《映霞苑》的需求,在蔡滨和副会长、林梅瑛秘书长的组织下,召开了全市退教协通讯员座谈会,征集他们对办好《映霞苑》的意见建议,建立了通讯员联系网络。领导的重视与指导,广大通讯员的支持与配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上述这一切,都为我接下来潜心于《映霞苑》的编辑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记得,当我第一次编辑《映霞苑》双月刊时,看到上百篇的来稿,我不知所措,限量版的《映霞苑》仅有八开的两张纸,怎能容下那么多文章?而这一篇篇来自基层协会丰富多彩工作的报道和广大退休教师深刻感人的读书体会、五彩斑斓的退休生活纪实、生动有趣的旅游散文、意境深远的诗歌创作、内容出彩的工作经验介绍、令人受益的个人养身之道-------这一篇篇凝聚着厦门退休教师享受幸福晚年的文章,犹如一幅幅感人的夕阳晚霞图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何等伟大的老年人生活写照!我该怎样精心地编辑,把他们文章的精华吸纳进来?我反复思量,并开始了编辑工作。别看仅仅两张八开的纸,工作量可不小,我采用“阅读——筛选——修改——编辑——校对”这五道程序来编辑报纸。第一道程序是“阅读”。我坐在电脑前认真阅读这一篇篇文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得我眼花缭乱,只好闭目养神五分钟再接下来读,直到把所有的文章都通读了才罢休。第二道程序是“筛选”。我根据每期《映霞苑》的报道中心来筛选文章,虽然是同一话题的文章,但每个人的亲身经历、体会感悟都非同一般,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态度、情感都有不同,我对这些文章分门别类地给予归类和摘录,待到下一个环节再进行整理、修改。第三道程序是“修改”。“修改”是所有程序中最繁琐最辛苦的工作环节。要做到修改好的文章既要保持作者文章的中心内容,又要做到文章标题——简明新颖,材料——丰富鲜活,结构——清晰完整,语言——通俗流畅,标点——正确无误。为此,我绞尽脑汁进行修改,花了不少时间,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第四道程序是“编排”。为了使《映霞苑》更具可读性,达到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广开言路、经验借鉴的目的,编排是关键。根据每一期的中心内容,我设置各个栏版,有反映市退教协会中心工作的“专题报道”,有展现各级退教协会开展“五个一”活动的“信息平台”,有展示退休教师才华横溢的“创作园地”,有歌颂老教师老有所为的“黄昏颂歌”,有表现老教师人生感悟的“砚边点滴”,有体现老教师休闲娱乐的“旅游天地”,有介绍老教师个人养身经验的“科学养身”-------为了使版面更生动活泼,我还在各栏版上设计相关的小图案进行点缀。第五道程序是“校对”。这是五道程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至关重要。我用心校对,不轻易放过一个错字、一个错句、一个错标点,不放过因排版的失误而漏句、移段的错误,聚精会神进行校对,认真地为每一篇文章的质量把关。
 
记得,当我第一次捧起我辛勤劳动的果实,看到这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映霞苑》报纸时,真正体会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我快乐,我幸福。为了与大家共享幸福,我开设“互动课堂”,在出每一期的《映霞苑》之前,我主动联系一些文章写得好的通讯员,主动向他们约稿,并做好“牵线搭桥”工作,让这些通讯员把写作经验传授给那些喜欢动笔,但又觉得无处下手的通讯员,进行言传身教。“互动课堂”互动起来,《映霞苑》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好文章,有更多的通讯员加入了写作行列,他们也有了写作的幸福感受。这份《映霞苑》已成为市退教协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有的读者反映:“一则生动形象的信息,能使我们记住一辈子。”有的读者认为:“《映霞苑》中的文章知识性、逻辑性强,这些具有可读性的文章让我们受益匪浅。”还有读者反馈:“科学养身栏目的作者经验之谈,让我们看得到,学得到,用得到,对我们养心养身大有好处,太好啦!”每当听到读者这些肺腑之言,我觉得我的追索与奋进得到了认可,尽管我为了退教协会工作,辞去了市青少年宫小记者班的作文教学优厚的经济待遇,但我无怨无悔,在这幸福之家里,我快乐工作,收获幸福,我为自己找到了幸福的坐标——发挥余热,迎难而上,接受挑战,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兴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鲁迅奋斗一生,弥留之际仍握笔不辍,才有了其文学作品和精神思想流传不朽的幸福;贝多芬身残志坚,为艺术奋斗终身,才有了《命运交响曲》在世界各地长响不止的幸福;居里夫人孜孜不倦奋斗于科学第一线,对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才有了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恒久幸福。鲁迅、贝多芬、居里夫人,他们对事业执着追求和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要传承伟人这一精神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深知“没有金钢钻怎揽瓷器活”的道理,也深知我编的这份报纸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和提高,我要在市退教协会这个幸福之家培养锻炼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水平,更努力地工作,让夕阳的晚霞把天空辉映得更加绚丽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