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老太,变废为宝

阅览:  日期:2014-10-28

                                     
 
家住大同路小巷子里的程南风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厦门人,她兴趣广泛,书读得又多,平时喜欢养花养草、吟诗弄词,现如今虽步入古稀之年,仍精力旺盛,风采不减当年,所以街坊邻居给了她一个称号“文艺老太”。
 
心灵手巧,善于修旧利废
 
程南风的诸多爱好中,有一项是修旧利废。这项爱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买粮食用粮票,买布用布票。程南风那时筝年轻,热爱艺术,是个文艺女青年,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别人觉得要丢掉的废物,在她这双眼睛里,有时会披上一层美丽的光晕。她脑子一转,在心里有了主意,于是把此物留下,在日后将让它绽放光芒。程南风从小就喜欢动手做东西,心灵手巧,又喜欢看书,善于从书中学到有趣的事情。
比如做衣服剩下来的零星边角布料,她舍不得丢掉,把它们缝制成大大小小的鞋子,自己用不完,就送给朋友穿,朋友见到都赞叹不已,都没想到边角废料可以改制成那么漂亮的鞋子。当时的经济水平普遍低,没钱买新衣服。程南风父母的旧衣服,舍不得扔,她就设法把它们改改,大改小,旧翻新。有一次,她在箱底翻到了一件母亲年轻时的旧衣衫,一看料子不错,就踩上缝纫机,把它改成了一条西装裙,正流行的那种款式,她还穿去上班,赢得同事们的一致夸赞。大家都赞她有一双神奇的手,能变废为宝。
 
我不是捡破烂,我在打捞时光
 
光阴如箭,转眼“文艺青年”变成了“文艺老太”。退休后,程南风更有时间继续她修旧利废的事业了,她兴致盎然,根本闲不下来,简直比上班还忙呢。比如,夏天穿的棉衫破了,她把没破的地方剪下来,外面包上纱布,在缝纫机上踏些菱形或正方形,以增加牢度,四周用彩色布滚边,既好看又吸水,用来抹桌子,擦手,美观又实用。更破的衣物就剪成布条,用来扎拖把。比如,不用的花布碎料,她就把它们拼成图案,做成沙发靠垫套子。废弃不用的毛线,弃之可惜,她就用它来结坐垫、结拖鞋帮面,冬天坐上穿上,保暖又舒服。 
  退休后的程南风除了把旧物翻新,还开拓了很广阔的空间,她途径垃圾堆,总能从中发现“宝贝”,或遇到哪里老房子拆迁时,总能找到不少好东西。比如有一次她在一个老社区的街巷垃圾桶旁捡到几幅带框的油画,觉得画得不错,就带回家擦洗干净,挂在墙上,朋友看了还以为她是从哪位画家手里买来的油画作品呢。比如,她把别人搬家时丢弃的奄奄一息的植物捡回家,换土,施肥,精心养护,她说“花草亦有情”,果然不多久,那株快死的植物竟然长了新芽,嫩绿嫩绿的,程老太眉开眼笑,简直比捡到钱还高兴。
现在程南风的家里摆了各种各样经她之手重换生命的“宝贝”,外人一般是看不出它们曾经被冷落在垃圾堆里。一张曾经瘸腿的桌子,被程老太修好,现在健健康康地站在客厅;桌子上一个缺了小口的褐色瓦缸里插着一株干花,古色古香;拆迁时被主人丢掉的老式雕花椅子,现如今摆在墙角,上面是一个从垃圾堆捡来的小鱼缸,鱼缸里的小鱼正欢快游来游去;废弃老门板被程老太改成了一个茶几,来家里泡茶的客人都觉得这是最时尚的茶几……当大家渍渍赞叹程老太鬼斧神工时,她却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捡破烂的。”但谁都知道,她跟传统以捡垃圾为生的人不一样,她不是什么都捡,关键她有文艺细胞,懂得美,珍惜美的东西。她认为那些老旧物件身上荡漾着被时光打磨的气息,都记载着岁月的印迹,所以她也文绉绉地说:“我不是捡破烂,我在打捞时光。
她常常看着自己的这些“作品”,禁不住沾沾自喜,也忍不住陶醉在美好的往事中。此时此刻,她忘了自己的年龄,露出少女一样的纯真笑容。   
  近几年来,程老太的环保意识也渐渐强烈起来。在热衷于变废物为宝贝的同时,她开始顺便捡一些可再生或可重复利用的垃圾。比如对一些废塑料制品作些简单的处理,先洗净、压扁,积多了就送给一些穿街走巷收废品的小贩,让他们卖到收购部门,以减少这些非降解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变废为宝的精彩世界
 
生活中,凡是程老太看到能利用的,绝不丢弃,以此为乐。周围亲朋好友,看她经常忙忙碌碌与破烂为伍,有羡慕的,有佩服的,也有不理解的。有人担心她太劳累或太节省不懂享受晚年生活。他们哪里知道,程老太沉醉于这个变废为宝的世界里,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绝伦。她从中得到了快乐,也驱走了寂寞。
程老太比同龄的老太太显得更年轻活泼,精神生活的富足,使她人前人后都神采奕奕,身材保持得苗条健美,从背后根本看不出是个年过七十的老太太。程南风并非不服老,而是觉得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要老得健康,老得快乐,老得有所作为。她充满正能量的年轻步态,引得好多文艺青年的追逐,他们在她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学会对美好事物的洞察与珍惜。
程老太沉醉其间,乐此不疲。她看着那些被她激活而重新点燃生命之火的宝贝们,如抚摸时光流转的芬芳小径。“每个旧物都有它的故事,”文艺老太仿佛低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跟它们一样老,一样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