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爷爷后,潜能大爆发

阅览:  日期:2015-07-31

廖老先生退休之前工作十分繁忙,退休后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很长时间都无法习惯。生活节奏完全被改变了,无聊、空虚、心慌、郁闷,有人说这是“退休综合症”,家里人非常担心这会影响廖老先生的身体健康。不过,自从廖家添了一位可爱的小宝贝,也就是廖老先生荣升为爷爷之后,一切又发生了改变……
 
亲手缝制百纳被,摇身变“裁缝”
孙子漂亮健康,活泼爱笑,廖老先生越看越欢喜,每天都要亲自抱抱,简直爱不释手。眼看孙子要满月了,他满脑子想着,该送给孙子一件如何特别的满月礼呢?终于,他想到了一个最特别最贴心最饱含爱意的礼物——百纳被。
民间有一种传统风俗,当家中有小孩过满月时,亲朋好友都会送来一片手掌大的布,由小孩的母亲将这些零碎布头缝缀起来,然后给小孩做成衣服或被子。用这种拼布做成的衣服称为“百衲衣”,被子则称为“百衲被”,希望这个小孩穿各家的衣服、盖各家的被子长大,将来抚养过程平安顺利,性格不娇贵更能长命百岁。
儿媳妇还在坐月子,老伴要忙着打理家务,廖老先生决定亲手给孙子缝制一件百纳被。为了收集各种小布片,他给亲戚朋友打电话,然后挨家挨户去拿布片。他还特地借了一台缝纫机,从头开始学,没人教,自己一点一点摸索。有时弄得满头大汗,老伴端茶送水,心疼问他“累不累?”他满心欢喜地说:“不累不累。”
由于缝纫机比较旧,少了一个小零件,廖老先生在缝制百纳被过程中,常常断线。眼看孙子满月时间就要到了,廖老先生满大街去寻找裁缝店,虚心求教,他跑了四五家裁缝店,终于配到了那个小零件,赶紧跑回家,噗吱噗吱踩起来。
孙子满月那天,儿子儿媳见到百纳被,又惊又喜,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都赞叹不已。廖老先生给孙子轻轻披上,并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一个信物,孩子随时抓在手上,熟悉的气息,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自从廖老先生的裁缝潜能被开发出来,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老伴的睡衣要改短啦,儿子的衬衫扣子掉了啦,宝贝孙子的贴身小衣啦,都放心地交给廖老先生。既可以打发时间,又能施展才艺,廖老先生当然乐此不疲啦。
为孙子素描,记录成长瞬间
廖老先生年少时美术学得不错,只是几十年来忙着工作和生活琐事,几乎忘了自己曾经有过画画这个爱好。如果不是宝贝孙子的降生,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拿起画笔了。
看着孙子一点点长大,每天都有微妙的变化,廖老先生情不自禁地想把孙子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于是他上街买了专用的素描本和笔。第一张素描,画正在酣睡的孙子。纯真的小脸蛋,让人忘记世间一切烦恼。第二张素描,他专注于细节,孙子的手指那么细长,“将来可以弹钢琴的”。第三张,描绘孩童特有的天使般笑容,那么灿烂,几乎使人沉醉,使人陷入对童年的回忆。第四张、第五张、第六张……廖老先生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在孙子周岁之前完成100张素描作品,然后出一本画册,这又是一个无敌爱心的礼物啊。
廖老先生把他的素描作品拿去给一位专业画家朋友看,得到了认可,他好开心,乐颠颠像个小孩子。他越画越入迷,画技长进不少,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里人看他这么痴迷,都打趣他“已经是裁缝了,难道现在又想当画家?”他笑着说:“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画家,不过我现在的梦想,是当个好爷爷!”
 
为育孙子,自编歌谣
时间过得真快,孙子长到四岁了,虽聪慧可爱,却也调皮爱哭闹,且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廖老先生禁不住开始担心孙子的教育问题。老伴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的文笔不错,现在正好有用武之地了,给宝贝编歌谣教他唱,寓教于乐呢。”廖老先生问老伴:“你怎么知道我文笔不错?”老伴笑说:“废话,当年你写给我的情书,我可是都藏着呢。”
廖老先生大受鼓舞,于是决定开发他的又一个潜能——编歌谣。这是一件动脑又动手的活儿,还必须有针对性,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比如针对孙子的不讲卫生,他编了这个歌谣:
“脸儿不让洗,鼻涕不让擦;左边抹一把,右边抹一把;长出两撇胡,样子脏又怕;像只小野猫,没人跟你耍!”
针对孙子爱骂人的毛病,他编了这个歌谣:
“刚刚学说话,就来把人骂;脏话还不少,小嘴叭叭叭;周围小朋友,谁也不理他;手抿脸蛋羞羞羞,骂人不是好娃娃!”
编好歌谣之后,廖老先生会征求老伴和儿子儿媳的意见,经他们认可了,他就教孙子念。歌谣朗朗上口,充满童趣,这一招果然灵验,孙子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很快就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除了自家孙子受益,廖老先生还会把歌谣分享给其他当了爷爷或奶奶的朋友,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廖老先生深感欣喜,继续发挥强项,能够为社会而做出一点贡献,感到自己老有所为,心里十分踏实有力量。
 
廖老先生由对孙子的爱,而激发了巨大的潜能,学会了裁缝,拿起了搁浅多年的画笔,还编歌谣教育孩子,这晚年生活真是令人羡慕。他呼吁老年人不要把自己定位为“没用的人”,应该像他那样,寻找自己身上未开发的潜能,让自己保持年轻态,让晚年生活精彩不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