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拍

阅览:  日期:2010-03-15

   走进原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83岁的陈明格老人家里,一下子就被桌上一本本的影集深深吸引,影集里有祖国陆地黑龙江漠河、西端新疆喀什、南端海南三亚以及南非好望角、埃及金字塔等国内外几千幅风景名胜照片。望着一本本珍贵的影集,陈老激动地说起镜头背后一个个惊险的故事。
 
落马先护照相机
 
   四川四姑娘山,为各国登山家所瞩目,人们称为“中国的阿尔卑斯”。有一次,喜欢攀登的陈明格专程赶到四姑娘山旅游登山拍照,当时上山的交通工具即可乘车,也可骑马,虽然乘车快又舒适,但陈老为了能更好地拍摄沿途的风光,还是选择了骑马。
 
   上山途中,陈老骑的马前蹄被一块石头绊倒,两只前脚下跪,陈老突然一下子从马背上掉下,可左脚还钩在马蹬上,马很快又站起来向前走,陈老被马拖着走了好几米。危急时刻,陈老首先想到的不是保护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他的“第二生命”——照相机的“安全”,他本能地用手死死护着照相机,幸好,马夫很快把马拉住,扶着他起来,才化险为夷。
 
   第二天起床后,马夫劝陈老休息一天再上山,可一直惦记四姑娘山美景的他,还是忍着疼痛骑上马,上山拍照。
 
险些错过集合时间
 
   云南中甸又称“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那里雪峰高耸、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陈明格早就有去中甸拍摄人间美景的想法。
 
   陈老离休后终于有机会前往中甸拍摄风光,那一次,为了拍摄湖面海拔3539米的碧塔海美景,还经历了一次险情。
 
   当时,陈老一行人坐的汽车到达景点后,已是下午6点多,考虑到气候原因,为了安全起见,旅游团给游客定下了返回集合的时间。然而拍完美景后,由于从碧塔海返回景点的路需要翻过一座山坡,路面是用圆木铺成的台阶,跨度较大不好走,再加上高原反应,还有身上背着两架十几斤重的照相机,陈老越走越觉得非常吃力,不一会儿,就胸闷气短,两腿发软,无法前行。
 
   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如果照这样下去肯定无法按时返回,后果无法想象。一位同伴见此情形,赶紧加快脚步跑到几公里外,从当地彝民家里租来一匹马,才把陈老安全地驮回旅游团的集合点。
 
“陷进”河里进退维谷
 
   西藏,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陈明格一直渴望能去西藏拍摄风光。
 
   多年前,陈明格随着一个旅行团到西藏,还经历了几次险情。那时,正逢天降暴雨,路上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有的路段被泥石流冲垮,有的被淹埋,越野车时而横跨溪流,时而绕道而行,一路颠簸。
 
   第二天晚上10点左右,前行的路因泥石流冲垮,变成一条小河流,藏族司机想把车开过小河再过到对岸的路继续前行。然而,车开到河道上,打开两盏防雾大灯,仍看不清几米远的路。司机想把车往回开,却发现已无法后退。无奈,司机只好连续发出求救信号,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仍不见动静。
 
   正当陈老他们进退维谷之际,突然前方出现手电的亮光,来了十几位藏民,司机用藏语和他们一阵“叽哩呱啦”对话后,这群藏民同胞用手电在前面带路,司机起动车子在后面跟着,直到深夜12点多才把车从河道里引出来。
 
   第三天中午,他们终于到达5220米的加错拉山口的珠峰大本营,陈老不顾旅途劳累,抓紧时间拍摄了几百幅珠峰美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离休20多年来,陈老把辛勤的汗水挥洒在摄影路上,先后到泰山、峨眉山等全国各地名山、大川,还去过南非好望角、埃及金字塔等30多个国家,拍摄了许多名胜古迹、奇观异景,作品多次在《厦门日报》、《鹭江银潮》等报刊杂志刊登并获奖,也举办了个人影展,出了《桑榆雅趣》、《陈明格旅游摄影选集》影集,被省、市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