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阅览:  日期:2010-05-20

 

25位全国、省、市劳动模范组成的厦门关爱联盟劳模志愿队,自去年11月份成立以来,劳模志愿者积极筹集关爱基金,开展多项关爱行动。半年多来,他们关心困难劳模子女的成长、关心儿童院里孤儿的生活、关爱监狱失足青年的改造,传承了劳模的光荣传统。

关心孤儿健康成长

劳模志愿队成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向青少年,紧贴弱势与特殊群体,持续开展以关爱青少年为主题的活动。在一次劳模座谈会上,劳模志愿者许桂月无意中说到他的爱人在翔安同心儿童院助养了一个汶川地震的孤儿,王炳章队长听到这一情况后,心受震动:劳模家属都能倾情资助灾区孤儿,作为老劳模更应该关心这些孤儿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志愿队的其他劳模也一致认为儿童院的孩子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造成心理发育不平衡。关心这群孩子的健康成长,正好与劳模志愿队成立的宗旨相吻合。于是,在劳模队长王炳章的倡议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210,劳模志愿队一行20多人前往翔安大宅社区的同心儿童院看望、慰问入住在这里的孤儿。

劳模们来到同心儿童院后,经过与儿童院工作人员的简单交流,然后,参观了孩子们学习的教室、活动场地、在建图书馆,以前孩子们宿舍。最后,劳模们为孩子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和1万元慰问金,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劳模志愿队用他们的爱心,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

慰问困难劳模及其后代

劳模志愿者不但心系孤儿,更是情牵困难老劳模。劳模志愿者深知,在机关、事业退休的劳模都有一份退休金,而远在同安等农村的老劳模,没有退休金,随着年岁增大,身体经常生病,使他们的生活比较困难,他们当初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劳模志愿队,更应该关心这些困难劳模,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当王炳章队长把这想法在一次座谈会说出来后,劳模志愿者都认为关心这些困难老劳模就等于关心了他们的下一代,都一致赞同慰问困难老劳模的倡议。

然而,这些困难劳模远居农村,要靠他们这一“民间”组织去落实他们的名单,是颇费周折的事。全国劳模、中盛集团董事长黄文传家居同安,对同安情况比较熟悉,便主动提出承担这一任务。不久,他就通过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了解到了一些困难劳模的情况,并给劳模志愿队提供这些困难劳模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在得到名单后,劳模志愿队积极与困难劳模联系,确认情况,让他们提供了银行账号,通过了转账方式,把慰问金发放到这些困难劳模的手中,让他们体会到一份关爱。

进监狱开展帮教活动

为了配合全国监狱广泛开展的“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331,劳模志愿队,在王炳章队长的带领下,首批10名劳模志愿者深入到厦门监狱开展帮教活动。

劳模志愿者们在厦门监狱教育改造科负责人的安排下,在监区会见室分别与4名失足青少年结对子进行面对面的帮教。年仅22岁的小曾已经在监狱度过了四个春秋,劳模志愿者刚开始与小曾接触时,他一直沉默不语,劳模志愿者就耐心地对他进行开导,把一些生活用品和书籍赠送给他,小曾的心也被感动了,开始向劳模志愿者讲述自己失足的原因。原来小曾还在上学时结交了一位社会青年,这位社会青年的女友因为性格不合要分手,见无法唤回女友的心,这名社会青年召集了十几个朋友前往女友的家里,绑架她一岁的堂妹。当时,心智尚未成熟的小曾,出于朋友义气,也被社会青年叫去“壮大”队伍,由此牵扯进去。老劳模郑美珍和刘晓源听了他的讲述后,便安慰他说:“人难免犯错,何况那时年少不懂事,品质并不坏,只要认识到了错误,积极改正过来就好了。”最后两位老劳模还勉励小曾摆正心态,接受改造,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归社会。小曾也被劳模志愿者的真挚感动,听到帮教团人员的谆谆教导后,感慨地说:“感谢你们,你们的到来让我增强了生活的信心,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走出监狱的大门。”

劳模志愿队的帮教活动为服刑人员送去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关爱,使他们感受到没被社会抛弃,促进了他们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