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校长社区再“上岗”

阅览:  日期:2010-05-20

 

     今年74岁高龄的陈秀英,原是哈尔滨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十多年前,从单位退休的她,投奔在厦门工作的儿子,落户金鸡亭小区。

     退休后,陈秀英自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参加社区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时,主动提出想为社区奉献余热。社区领导见她一腔热情,又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便让她担起社区的关工委工作。于是,这个刚从学校退休的老校长,又在社区重新上岗了。

      在关工委上岗后,陈秀英被安排与其他六位老同志一起,对社区7位学习成绩差,平时比较顽劣的小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教。接到任务的陈秀英首先对帮教对象进行了解,得知自己负责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父母离异,小孩被判给母亲抚养。由于母亲经常加班,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小孩的学生和生活情况,不但成绩差,还喜欢和同学打架。于是,每天晚上7点,陈秀英准备时前往帮教对象家里教他文化课外,还针对小孩的不良习惯,特意制作了一张学习和课外表现汇报表,并将表格张贴在小孩家的墙上,每天辅导小孩的文化课时,都要小孩对一天的表现情况进行填写,再对填写内容真实性与学校班主任进行核实。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小孩的不良习惯终于得到了改正,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让小孩的母亲非常感激。

     关心下一代成长,是陈秀英在社区上岗后接手的第一份工作。身为退休老同志,她同样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在承担着关工委工作同时,又担起了社区老年学校的教务工作,并担任歌咏班的班长。虽然这份工作是出于老年人自娱自乐,不像当年在学校时那样要求出成绩,可陈秀英老人一点都不含糊,每年歌咏班开学,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海选歌曲。刚刚担任歌咏班班长那年,由于手上资料不够,开学第二天,陈秀英就特意跑到图书馆去找资料,海选了300多首适合老年人演唱的歌曲,再精选到30首,然后又逐一征求学员的意见,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后,她便把精选下来的歌曲拿去复印。由于每位学员要人手一册,复印数量特别大,复印机复印得发烫,只能印印停停。那天,她从下午6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装订完成。

      由于热心社区工作,几年前,陈秀英还被选上社区联合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陈秀英,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联合支部不像其他支部,这个支部的党员流动性大,有些党员还是个体户,年轻党员相对较多,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不高。陈秀英决定打破以前那种过组织生活只念念报纸,学学文件的形式。于是,她发挥自己特长,在过组织活中,教党员学唱《今天是您的生日,中国》等红色歌曲,还教他们练习书法,同时了解国家时事,让党员参加政治学习的同时,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使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身为支部书记,陈秀英也特别关心党员的生活困难。在走访党员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支部的一位党员小孩患有自闭症,需要上特殊学校,加上长期治疗,家庭条件非常困难。陈秀英及时跟社区党委反映,又帮他整理材料,上报街道,给这位困难党员办理了家庭补助,解决了他小孩上学问题,让他感受到党的温暖。

      在关心党员的同时,陈秀英也关心起社区的空巢老人。几年前,她在参加社区活动时,得知小区里有一位孤寡老人,长期一个人生活,又不愿上敬老院。陈秀英深知老人独自己一人生活的孤独感,便动员支部党员,抽空去陪老人聊聊天,让老人体会到社区的关爱。

      如今,陈秀英老人虽已年过七旬,她依然在为社区发挥余热,她说,只要她身体还行,她就会一直为社区服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