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法官 社区开“诊所”

阅览:  日期:2011-05-27

    每周定时“坐诊”,遇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可以上门“出诊”,情况复杂的甚至可以预约“专家号”……这不是普通的医院或门诊部,而是金桥社区成立的法律诊所,长期“坐诊”的“主治医生”,是一位从事法律工作30多年的退休高级法官,最带劲的是,来这家诊所“问诊”完全免费!


    曾谋祥老人1955年进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直至1994年退休,30多年兢兢业业工作的他,获得了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 “人民法院工作三十年”荣誉奖章,老曾自豪地“报料”,厦门获得该项荣誉的只有24人。退休后的老曾又在单位发挥余热了十多年,直到2008年才真正过起了退休生活;但是回到家后,忙惯了的老曾一刻也闲不下来,于是他又到社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周一上午8点半,老曾准时来到金桥社区,来咨询的人不多,却都是问题多多。“我想争孩子的抚养权!”“我要离婚!”“我要让那个男人负责!”……来的人有的怒气冲冲,有的束手无策。一对兄弟因为产权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家里不算富裕,当哥的身体又不好,心理上有很大的顾虑;嫂子看不下去了,替两人到诊所来咨询。老曾特地上门了解情况,将双方介绍到法院的调解中心去解决,调解的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还为当事人省了一笔不小的诉讼费。


    还有一回,一个女子来到法律诊所求助:她遇上一名年轻男子,两人很快过上了同居生活并有了孩子,在别人的眼里俨然是真正的一家三口;谁知这男人在老家早就结了婚,事情败露之后他偷偷地躲了起来,女子欲哭无泪,只好到社区求助。“我告诉她,你们已经形成了事实婚姻,先去了解那个男人户口在哪里,固定住所在哪,你才可以告他是重婚罪,争取抚养费的问题。”老曾还指点她如何搜集证据、准备材料,虽然这个女子再也没有出现,但老曾相信,她的心里已经亮起了另一盏希望的灯。


    除了日常“坐诊”,法律诊所还有每月一次的“特约门诊”,来的都是在职业务庭的领导或审判骨干,要是社区居民遇到法律上的疑难杂症,都可以按照“诊所”墙上公示的特约咨询法官名单,填写预约单,老曾会帮忙预约专家进行咨询。“牢骚太甚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雨过天晴”,在老曾的诊所里有这么两句箴言,老曾说趁着自己身体还硬朗,他愿意义务为大家解答法律难题,在普通市民和法院工作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每周一上午8点半至12点,老曾都在金桥社区“坐诊”,不论您是不是金桥社区的居民,都可以带着您的法律问题前来咨询。不过,要提醒您,面对这样一位热心的78岁老人,记得带上您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