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飞动源自然
阅览: 日期:2012-09-07
在北京荣宝斋展销大厅,著名书画家闫品的书画作品十分抢手。有位朋友告诉我,尤其是日本人最喜爱她的书画作品。
闫品曾任河北晋州市书画院院长、现为河北省女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名誉院长。
日前,笔者慕名拜访了她。走进闫品的画室,墨香扑鼻。苍鹰、小鸟;夏荷、秋菊;仙桃、枇杷;松柏、翠竹;农家小景……等一幅幅风情画,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配以楷、篆、隶书的题画诗巧妙组合的艺术品,使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
烈士遗孤 苦难童年
闫品,
闫品童年就喜爱书画,经常模仿学习街上的大标语和宣传画。上学后就照着课本上的插图画。就是在要饭的辛酸岁月里,也没有磨灭她学画的意志。特别是在过年时,看到家家户户贴着各色各样的年画,她高兴得不得了,总是走东家串西家的学着画,乡亲们都喜欢她,为她学画提供方便,希望给她孤独的生活带来一丝快乐。
闫品勤奋好学,品学兼优,1963年考取了中学。
“伯乐”引路 名师点拨
1968年,闫品参加了工作,先后在晋县棉油厂、食品厂工作,她学习书画的劲头不减,厂里的写标语、出板报、办专栏由她独自包揽。厂领导看她踏实能干,又能写会画,1976年就将其调到厂办公室做宣传文化工作。1989年,闫品被调到晋县商业大楼任工会主席。在此期间,她利用业余时间不间断地学习书画,笔耕不辍。有一次,石家庄市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市领导看到挂在办公室里的闫品书法作品,称赞不已,并勉励她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从此更坚定了她学好书画的决心。
1970年3月闫品结婚成家,先后生育3个儿女,繁重的家务劳动并没有压垮她,每天晚上待孩子睡下后,她仍然急切地铺纸提笔,挥毫泼墨。1986年闫品又参加了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函授学习。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多年的苦练,闫品的书画技艺大有长进。
1990年晋州市成立书画院,闫品调任书画院副院长。一个偶然的机会,闫品认识了《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张雅心。他看了闫品的书画作品后,感到她善悟性,肯追求,有发展,表示一定帮助她找一位书画名师。当她知道这位名师就是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时,兴奋得彻夜难眠。
1992年7月,正是三伏天,闫品赴京,由张雅心夫妇陪同,拜见了刘炳森老师。刘老师不顾酷暑,当即将闫品带去的习作一一点评,并亲自为她做示范。此后她又拜学了著名书法家杨再春教授。在恩师们的指导点拨下,闫品临帖不辍,刻苦钻研,其书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1993年秋,闫品自报家门来到向往已久的荣宝斋,著名书画鉴赏家韩度权老先生对其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闫品创作的对联“一庭花影三更月,十里松阴百道泉”,第一次进入了艺术家向往的殿堂——北京荣宝斋展销大厅。1996年闫品参加了荣宝斋书拍卖行的拍卖活动,2001年又参加了瀚海拍卖行的拍卖活动。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闫品研习书画30多年,创作书画作品上千幅,近年来其书画作品和业绩在《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工人日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深受书画界同仁好评和读者喜爱。1996年其“鲁迅诗词”荣获全国鲁迅文学作品书法大展优秀奖;1998年其国画《高瞻远瞩》(雄鹰)荣获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爱国教育书法美术艺术大展二等奖;1999年其《松鹰图》入选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帼国之光艺术展”;并有许多作品进入各种画展。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作为烈士遗孤的闫品,是靠父亲的抚恤金、人民政府的救济和乡亲们的百家饭长大的,为此闫品常说:“党和人民哺育了我,我要以艺术还报于人民。”
1999年,她和同仁一起到浙江黄岩周总理命名的“海军雄鹰团”慰问,一画就是三天。部队要给润笔费,闫品婉言谢绝,分文不收。后来又多次到宁波、广州等部队慰问子弟兵。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2003年抗击“非典”、2005年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国百名国画名家捐助西部失学儿童,她都积极参加公益、慈善事业,踊跃为灾区群众、失学儿童义捐、义卖献爱心。2005年1月印度洋发生特大海啸,中国慈善总会又发起“海啸无情书画有爱——中国书画家赈灾大型笔会”,闫品积极响应,为灾区义捐书画作品上百幅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