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的“好妈妈”

阅览:  日期:2015-07-31

她在香港成功拥有三家养老院后,把养老事业带回祖国大陆。
她成功创办医护一体化,让更多的老人享到幸福。
她专门研发一套GPS安全精确定位信息系统,还有空巢老人呼叫,手腕心电监护、室内外住房智能管理等系统。
她以养老院辐射周边社区,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
 
智能化、人性化的养老院
       “用我的诚信,获你的信赖,给您家的关爱。”这是镌刻在明珠养老院大厅正中的红色大字,这也是吴旭红院长的心声。这位能干的女企业家,虽年过半百,却充满青春活力。在香港已成功拥有三家养老院的她,身为厦门人,得知目前大陆人口出现老年化、高龄化、空巢化的现象,很愿意大陆的养老事业做点贡献,于是毅然回到了厦门。
 2011年,吴院长收购厦门旧明珠养老院,她重新设计装修,房间注意采光、透风,防滑地板让老人行走安全。院内设有图书馆、打牌室、漂亮的花园。还引进先进设备,比如洗澡房,里面设有六台取暖器,有世界最先进的“泉水洗澡器”,从这里出来的水具有消炎、护肤的作用;还有有“肠爽”器老人便秘,直接用桶里喷出来的水,就能通肠。在四楼还设有“人体冲电站”、“880型末稍血管观察仪”等。老人身体不舒服都可以到这里享受免费治疗,效果非常好。吴院长还投资四百多万元研发“多功能鞋”,这种鞋不仅透气、保暖,更重要的是:具有“人员精确定位,轨迹跟踪,防走失报警”等功能,实现对老人的智能化管理,目前已在养老院中使用。
优越的硬件条件好,吴旭红宝贵的爱心更让人称道。她让老人感到养老院是温暖的家,不是在养老院等待末日。老人中风到养老院康复中心治疗,好了还可以回家,不好再来,院里还设有暂托、日托;给老人合理配餐,根据老人不同的体质搭配食物;给老人家属上课,老人想儿女,希望你们常来看望,评选表扬孝子、孝女、孝孙评比登记。温馨提醒看望老人不玩手机;院内护工不许收红包;临终关怀,在老人知道自己快不行了,送回社区与朋友告别,亲人向老人说些感恩的话,让老人感到欣慰。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吴院长对老人的良苦用心。。
 吴院长以身作则,经常和护工们一起护理老人生活,指导护工操作,护工看到 吴院长都不怕脏、不怕累,也坚定了工作的信心。
 
用爱心换真情
吴院长还关爱着每个老人。有一次有一位老人临终前手不停地动,嘴里不停地发出声音,吴院长靠近他的耳边问:“您是不是今年还没过生日?”他点了点头。吴院长马上叫人拿来生日帽子,给他戴上。端来生日蛋糕点上蜡烛,为他唱生日歌,这位老人在幸福中闭上双眼。她对每个老人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只要老人晚上有危险她都会睡在老人院里。
在她带领下,每个员工都很优秀。十佳护理员林志苹,负责特护老人。有位许爷爷刚来时,腿上、腰上都长了肉疮,伤口化脓发出异味,林志苹天天为他清洗、换药,老人却不领情,稍不如意就把口水吐在他的脸上,甚至一拳打过来。可是林志苹无怨无悔,只把他当做不懂事的孩子原谅他。耐心地呵护。每当天气变化,他总是及时为老人添加衣服。而这一切都是跟吴旭红学的。
还有位患痴呆症的李爷爷刚来时人很兴奋,打墙、打门、拆床。一夜间把被子拆了,把棉花吃了,还把枕套戴在头上,负责这区域的护理员见状闹情绪不相干了,吴院长鼓励他参加技术培训,教他照顾老人的方法。比如老人发病时轻声地与他说话,再轻轻地抚摸着老人的手、头,让他慢慢地静下来,哄他吃药,哄他睡。李卫红按吴院长的方法做了果然效果很好。从此他就安心留下工作。吴院长还对他说:“除了会用药物控制外,还要会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能缓解病情。”李红卫在院长的帮助下,工作尽职尽责。
为了让老人生活的幸福,吴院长创办了一套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法。引进专业护理人才,蒙晓陈就是一个,他是广西护理学院毕业,今年32岁,已从事养老事业12年。有不少人劝他离开养老院,但他说:“目前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留在养老院,我不能走。”他白天和护工一起帮老人洗澡、喂饭、剪指甲、剪头发、看病。晚上安排护理工的工作,为老人开药,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回家。
 
开拓更宽的养老事业
吴旭红院长以养老院辐射周边的社区,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为厦门筼筜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提供物质、技术上的援助,使居家养老事业稳步发展。每年定期深入社区为孤寡老人义诊,护工上门为老人服务。
目前,关于养老事业,吴院长内心还有个更大的想法,她目前已在与集美区接洽,希望能在那里投资建造一座“养老城”,养老城的定位,就是融居家养老、异地养老、暂托中心、机构养老为一体的高档的养老社区。   
为了寻找最优质的养老的服务、最先进的养老设备,吴旭红院长经常奔波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她说,远离为发展养老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