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瑞士富翁不显摆

阅览:  日期:2009-05-20

    瑞士是西欧的一个内陆山国,与法国、荷兰、意大利相比,它既没有得天独厚的临海优势,也无资源优势,因为瑞士的山大多光秃秃的。在几个世纪前,瑞士几乎是整个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的瑞士男人为了养家糊口,大多数做了一些大国的雇佣军。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瑞士的男人十户九空,留守的多是妻子和幼小的儿女,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然而,年轮转过了一圈又一圈,如今的瑞士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探访瑞士人的“致富法宝”,除了世人皆知的忠诚和实干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瑞士人不显摆,对于他们的“小气”,在奉行享乐主义的西方曾有过激烈的争议。对于我们新兴的东方人来说,他们的做人与处世方式更是蕴藏着某种神秘感。
 
    去年秋季,我有幸到瑞士的两大名城苏黎世和卢塞恩旅游,切身体会到瑞士人的“小气”。从进入瑞士境内时,透过旅游大巴的车窗,我看到高速公路上奔跑的车辆都很破旧,与法国、德国满大街跑的名车根本不能相比。我不由得对瑞士人是否真的富有感到疑惑,导游石先生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失望,他笑着说:“你们别看这些车破,可这些开车的主人至少拥有百万欧元以上。”
 
    一百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一千万元,据了解,瑞士人每户平均资产都达到百万欧元以上。既然有钱,为什么要开旧车呢?石先生解释道:“在瑞士,开名车、开新车的往往被人们嘲讽和鄙视,因为他们是在浪费社会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观念,瑞士的二手车市场远比新车市场兴旺发达。即使有一些富豪想开宝马和奔驰,他们也必定到厂家定制,要求在车的外壳上降格,越平凡越好,这样做既省钱又不张扬,难怪瑞士四处都见不到招摇过市的名车。
 
    到达苏黎世后,我们拜访了当地的一个银行世家,主人古兰特笑容可掬地接待了我们,据说以前古兰特的祖父参股当地一家银行,到古兰特这一代,他已经成为银行的最大股东,年薪和分红可达千万瑞士法朗,然而走进他的家,整个两层楼的面积也就一百多平方米,室内的家用电器都已使用了10多年,室内装璜也一般,充其量就相当于我们国内一般中产阶层的房产。
 
    古兰特曾几次来过中国,对地大物博的中国颇有好感,他也特别喜爱吃中餐。当天中午,古兰特接待一个重要客户,凑巧他带客人吃饭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旅游团定餐的中餐馆。既然是重要客户,我们本以为古兰特一定会多点一些好菜,在邻桌吃饭的我们也主动当起了中餐馆的“导吃先生”,向他推荐各式精美的中国菜,然而古兰特却笑着摇头拒绝了,他与客户两个人就点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和一个醋溜鱼,也没有任何酒水,与我们桌上丰盛的菜根本无法比。
 
    古兰特津津有味地吃完后,看着桌上还有一些剩菜,他嘱咐服务员打包,连汤带水地全部带走了,古兰特的小气劲真令我们咋舌又汗颜!
 
    从苏黎世前往卢塞恩的路上,我们看到几条通向山区的小路都是土路,连石子也没铺,导游向我们解释,这些土路行走的人不多,瑞士政府绝不会把钱乱花。在卢塞恩,我们经过市政广场,广场很简陋,铺地的石块被磨得参差不齐,颜色有白色、青色、灰色混杂,一点也不美观。卢塞恩曾有一任市长建议要改造市政广场,毕竟这是卢塞恩的“脸面”,然而在市民公决时,让这个市长想不到的是,竟有90%的人不赞成改造,原因是改造广场需要一大笔无谓的花销。自然,在瑞士就很难找到炫耀性的“政绩工程”。
 
    卢塞恩湖婉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这座美丽的小城里,平时,湖边静悄悄,每到节假日时,这儿就因假日跳蚤市场而变得热闹起来。我们一行到卢塞恩时,碰巧跳蚤市场营业。让我们奇怪的是,几乎每户平均一辆车的瑞士人,这天却大部分没有开车来,他们或是携着一家老小步行而来,或是乘坐大巴而来。看来,瑞士人真是节俭到家了,能不用车的绝不用车,不光减轻了城市的交通负担,而且减少了能耗,使城市更加环保,难怪瑞士的天蓝、水净,空气清新,被联合国评定为全球最适宜人居的国度之一。
 
    跳蚤市场是露天的免税店,瑞士军刀和中低档的瑞士手表是跳蚤市场的主要商品。在一处摊点,我看中了一款“雪绒花”牌的手表,这款男表在商店里近200瑞士法朗,在这儿却只要150瑞士法朗左右。我正在选表时,有一个气度不凡的瑞士中年男子也来选表,而且还与摊主讨价还价,最终摊主打了九五折给他,虽只便宜了几法朗,但那个男子却兴高采烈,好像捡到了大元宝似的。
 
    回到旅馆后,我打开了房间里的电视,当地电视台正在播放新闻,突然我看到一个男子出现在电视画面,赫然竟是挑选便宜手表的那个中年男子,我便好奇起来,拉来导游帮助翻译,那个中年男子竟然是卢塞恩市的议员,也是卢塞恩最大的一个银行家。如果用人民币来评估的话,他的资产少说也有上亿元,可这个亿万富翁竟然到地摊上去淘表,而且为了区区几元钱讨价还价,这太不可思议了。
 
    结束了在卢塞恩的旅游后,按照行程,我们启程前往德国小城特里尔,出城不久,我看到路旁的一棵行道树上挂着一只汽球,在我们后面行驶的一辆小车停了下来,一个男子带着他的小孩下了车,他敏捷地将树梢上的汽球挑了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儿子。
 
    我在心里暗想,这个不起眼的男子说不定又是一位亿万富翁,也许他挑落汽球并不是真正的吝啬,而是教育他的孩子要学会节俭,做一个低调的人。果然,我看到那个孩子一路上小心地捧着汽球,脸上绽开着如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