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岛观感
阅览: 日期:2009-06-17
我曾多年从事对台宣传工作,一直在呼唤和平统一,到祖国的宝岛台湾旅游是早有的愿望和期盼。在海峡两岸局势缓和及“三通”之后,厦门春晖国际旅行社率先组织了夕阳红“情系宝岛,千名老人游台湾”主题系列活动,我和老伴积极报了名,办好相关手续,被安排为首发团之一踏上行程。行前旅行社负责人介绍说,这次台湾游非常有意义,要通过海、陆、空越过台湾海峡,踏上祖国的宝岛。
出发的那一天早晨8点,我们到厦门国际游轮码头集中,办好出境手续,顺利地登上了新集美号客轮,不到一个小时便穿过厦金海峡到达近如咫尺的大金门,随后办好台湾方面的入境手续,又顺利地登上台湾立荣航空公司大型支线客机,穿越台海空中走廊,又不到一个小时就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人为阻隔多年的台湾海峡,在和平发展的氛围中,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一跨而过。我们深深感到,两岸“三通”真好,两岸和平发展真好,祖国早日和平统一更好。
初次踏上宝岛,心情激动万分。我们乘台湾某旅行社安排的旅游大巴开始了宝岛游,按行程安排,首先在台湾北部地区活动,先后参观了台湾最现代化建筑“台北101世界第一高楼”,具有中国宫殿风格的台北“中山纪念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大陆渊缘很深并集萃佛、儒、道等教于一堂的“台北龙山寺”古刹,近代兴建的基隆“大佛禅院”,呈现奇特地貌的“野枊地质公园”,观光休闲之地--淡水河口的“渔人码头”等。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有现代、近代人文科技风貌,也有中华传统的文化留迹和绵延,更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既显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历史文化的交集,也记载了台湾现代的发展,彰显着宝岛的美丽。
紧接着,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穿行台中以北的西部走廊,从车窗望出去,厂房林立,连绵不断,可见台湾工业的发达。进入台湾中部,我们先到南投县的中埔景区,参观了近年兴建的一座现代佛教建筑“中台禅寺”,据介绍是与“台北101世界第一高楼”是同一设计师设计的,气势宏伟,融现代建筑与佛教建筑风格于一体。接着到达颇具盛名的“日月潭”景区,放眼潭中如日如月的水形,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真是得天独厚,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乘游艇在潭中观光,并到达山麓的“玄奘寺”参观。然后到达嘉义县境的“阿里山”景区,这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最高海拔2600米。景区太大,我们只参观了山上的“慈云寺”,入林观看形态各异的古木枯墩,途中还看到当年日本侵者为砍运红木而建的窄轨铁路、小火车车站,如今已成人们上山旅游的交通工具。可惜,我们只是一睹,未能乘座。在匆匆游过台湾中部的著名景区后,大巴便穿行于嘉南平原,放眼田野,稻田密布,整齐有序,据说可年产三季,是台湾的粮仓。
随后,到达历史名城台南,名胜古迹很多,如天后宫、赤崁楼和安平古堡等,保留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及荷兰、日本等入侵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遗迹,记载着台湾的沧桑。过了台南,很快就到了台湾最大港口城市——高雄。导游先领我们到西子湾观光,参观1866年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英国打狗领事馆旧址。远眺高雄港区,十分壮观,设施完善,巨轮进出不断,是台湾进出口货物最主要的港口。
我们在游完台湾北、中、南部之后,便乘大型滚装轮台华轮跨过海峡到澎湖观光,先后参观游览了澎湖的观音亭、外婆澎湖湾、国民党老兵的眷村、古老的顺承门、天后宫、四眼井、中央古街、跨海大桥、大菓叶玄武岩区、二崁古厝、通梁古榕等景点。澎湖的景观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古迹多与大陆紧密相连。因澎湖位居台海中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年国民党有重兵守备,低矮狭小的眷村房舍仍存。眷村是当年去台的大陆老兵以及他们的眷属聚居的房舍,在旁的一位澎湖同胞指着眷村的简陋小屋说,当年国民党军上校以上的军官,才能住在这里,可见基层官兵居住的条件更差了。
这次台湾游,是团进团出,看到的多是表象,但宝岛的美丽却印在我们的心里。不仅景区美,风光美,大小城市的街道以至乡镇都比较清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编织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唯城市街道两旁都停满了摩托车,很多白领上班族都骑摩托车上下班,车速往往开得很快,使过路行人不免有种恐惧之感。也许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路过的街道上,商店很多,但购物的却很少。在台南入住后,我们偶逛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商场,顾客也是寥寥无几。这次台湾游,和台湾民众虽接触很少,但接触到的人都很友善。台湾与祖国大陆福建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两岸同胞的情怀是相同的。
值得回味的是,此行返程中曾先后有两个时段通过台湾海峡,承座的台华轮,是一个排水量8000多吨的滚装轮,可载客千人,设备比较先进。第一时段从高雄港到澎湖马公港,航行4小时30分,第二时段从澎湖马公港到厦门国际游轮码头,航行7个小时。在这两个时段的航程中,遇到了不同的气候,感受大不一样。从高雄港到澎湖马公港的航行,天气多云,风小浪小,船行平稳,在甲板上远眺海峡,无边无际,近看海面,波浪起伏不大,偶见白色浪花,船员说,这是行船最好的气候条件。时隔一天多,从澎湖马公港到厦门港的航行,风浪逐渐增大,又下着小雨,船越来越揺晃颠簸,船行两三个小时后,正处海峡中间,风大浪高,船员说,风力达9级,但船有一定的平浪设施,没有危险。此时正是夜晚,看不见海峡远处,近看海面,黑浪滚滚,浪高数米,大浪拍击船舷,船晃动颠簸的太厉害了,很多人都晕船吐了,直至抵达厦门近海,才恢复了平稳。这一航程的风浪,令人刺激,也令人感慨。我们感慨,海峡的风浪再大,有航行时机的选择,更有航行技术的保证,也能跨跃,然而人为的阻隔才是最大的障碍,最难的跨跃。
一次印象深刻的宝岛行已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愿两岸和平发展持续下去,让海峡畅通无阻,让两岸同胞自由往来,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