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青海湖
阅览: 日期:2011-04-20
青海湖,一个神秘的地方,很早就向往,企盼能够有机会去看一看,去领略那片高原大湖的质朴与辽阔。一年前的秋天,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
那天,车从西宁出发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间或飘着小雨。经过两天的行程,大家都有点累了。一切都是淡淡的,好像没有什么奇迹。随行的导游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子,当她介绍西宁名山——日月山的来历,原与文成公主有关。我的心有点点凉,这与我想像中的青海湖之旅不太一样啊!
出了西宁市区,我们走上了“天路”——青藏公路,路两边是连绵的山脉,多为岩石,还能见到许多建在山腰中的寺庙。山下却是条水往倒流的“倒淌河”。天下河水往东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人们叫此河为“倒淌河”。倒淌河在日月山西边脚下。一股碧流无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人们从日月山上下来,望着这西去的河纳闷:为什么这条河是倒着往西流的呢?藏族同胞说这是公主的眼泪淌成的。文成公主扔了日月宝镜向西而行,心里总还是有点思念故乡,伤心地一哭,落下来的泪水却成了一条河,往西而流,似乎在引导着公主西行。也有人说不是泪水变的,本来就有,还是向东流的。公主望着向东的河水感叹:“河水都是向东流,而我一身往西走!”话音刚落,只见河水突然转向西流,公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伟大而神圣,才义无返顾向西而进。从此之后,人们就把这河叫做“倒淌河”了。而汉族老人却给出不同的说法,称青海湖是西海龙王的西侮,周围共有107条水,向海中注水,龙王总觉得少了一条,而且少的是从东边来的一条。于是龙王拔了一根胡须一扔,便化成了这条倒淌的河。从此注向青海湖的河是108条。
传说归传说,科学归科学。地质学家们早就指出:两亿多年前,青海高原是一片大海,后来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高原逐渐隆起。不过一开始青海湖的水还是从日月山这儿向东泄流,可是日月山越来越高,青海湖成了完全的闭塞湖,而那条本来向东外泄的河只好转过方向向西流了。这大概也是有关文成公主传说的一点根据吧。到达日月山的时候,前方一片雾气,当导游介绍说,那就是日月山,我们四顾茫然,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在心中留下遗憾。
翻过日月山,真的又是一重天。仿佛就在一刹那间,天突然就放睛了,阳光如此明媚,眼前的一切都亮起来了!这儿,会感到与河湟谷地迥然不同的风情氛围。蒙古族、藏族同胞穿着传统的皮裘大衣,骑马呼犬,粗犷豪放地饮酒驰马,充满了一派阳刚之气。美丽的青海湖,我来了!
站在湖边,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千里草原,满眼的绿中点缀着五彩的野花,成群的牦牛在阳光下慢慢吃草;湖畔,金黄色的油菜花泛着迷人的金光,和那无边无际的蓝色映衬着,是那样和谐美妙,浑然一体;头顶,有洁白的云彩,间或飞到湖心,似一阵轻风拂过心田。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青海湖,在蒙语里,它被叫做“库库诺尔”,在藏语里,它被叫做“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之意。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俗语?其实,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因为湖面高出海面3 197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0.6%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显得更晶莹明澈。
我就那样呆呆地站在湖边,任凭风儿吹拂着我的蓝色的纱巾。就让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什么也不去想,眼中有的,心中有的,只是这一汪醉人的蓝!一个瞬间,我有一种流泪的感觉,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在这样纯净的湖水面前,都黯然失色,不值一提了!
青海湖,让我久居城市喧闹的心灵有了一个安宁栖息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