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画家钟情讲台三十余载———记厦门老年大学国画山水班老师卢乾

阅览:  日期:2018-09-15

  

  卢乾,厦门人,1943年生。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从张晓寒、杨夏林、石延龄、顾一尘等。现为福建美协会员、厦门大学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作品曾获首届厦门文化艺术奖特别奖,作品分别被厦门大学、厦门南普陀寺、厦门宾馆等收藏。在厦门老年大学国画山水班任教已有三十三年。

  第一次看见卢乾老师,是2002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专家笔会上,那天他迟到,一张六尺的宣纸上已经画满了花卉的时候他才来,其他专家对他说:“来来来,你画几只小鸟。”他微笑着毫不推辞,拿起笔来,刷、刷几笔,几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麻雀立即飞进画面。围观的人群一阵喝彩,那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我瞪着眼睛才看清第一只的时候,他已经画了第三只。只见他思维敏捷、下笔果断、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一种大师风范尽显其中。我心想:“此人功夫了得”,下一次一定报山水班,不能错过跟这个老师学习的机会。

  进了山水班 ,才知道卢乾原是厦门大学的老师。1985年,厦门老年大学刚创办时,在磐石分校办了一个国画班,卢老师前往应聘,既教山水又教花鸟。那时教师的补贴微乎其微,一个上午两节课只有8元钱,虽然薪酬一再增加,但至今也才200元,而他的一张四尺画作市场价就要几万元。他对老年大学的教学情有独钟,一教就是33年。从开始时教一个班级到后来增加到四个班级,教出了一批国画山水学员。几年前,湖里区一个儿童国画班的老师突然去世,家长们因一时找不到好老师很是着急,他们多方辗转,打听到厦门老年大学山水班的卢乾老师国画教得非常好,于是他们班上十几个同学的家长强烈要求要请卢乾老师去教孩子们。儿童班收费很高,十几个小孩正好一个班,几年下来不费力就可以“发家致富”了,可是卢老师却说:“我在老年大学教这么多班级,分身乏术,没有更多精力去外面教他们了。”还是坚决给予拒绝。在学校任教的33年中,卢老师从来没有请假一节课,这期间要克服多少困难可想而知。有时感冒发烧,膝盖半月板损伤,他都坚持一拐一拐地来校上课,有时市里组织画家外出写生,甚至有单位高价请画家出席笔会,只要与教学时间产生冲突的,他都一一谢绝,毫不犹豫地选择走上山水班的讲台。

  2006年,老年大学从虎园路搬到斗西路。开学第一天,在402教室门口,保洁员俩夫妇在拖地板,他们四岁的儿子在后面狂奔,突然“嘭”的一声,小孩滑倒,后脑勺直接撞击地面,只听他“哇”地叫了半声就被噎住了,只见他脸色涨成黑紫色、两眼翻白,四肢抽筋,命悬一线。看到这一场景,当时我想:“完了,完了,即便是打120也来不及了。”这时卢老师一个箭步冲到小孩跟前,蹲下身去,捏人中穴、按压心脏、口对口人工呼吸,经过一番抢救,孩子缓过气来,“哇”地吐出声来,瞳孔也恢复正常,可以转动了。然后卢乾老师对孩子父母说:“好了,好了,马上送去医院检查一下。”送医院确诊为脑震荡。事后,我问卢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样去抢救?”他谦虚地说:“我也不知道,只是在电视中看到,应该是这样做。”

  在卢老师所教山水画的四个班级中,他对课程的安排十分合理,分别是基础、中级、提高、研讨四个班级,每个班级二年制,课程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授课内容有山村小景、厦门风光、古今名家作品临摹,还有写生创作。当时学校批准班级外出写生,卢老师都要提前去选点,从正面侧面自己先写生一遍,把握好时间、难易度、安全性,回家再把写生的内容画成作品,然后再带大家去写生。学员们把写生作品创作成一幅国画山水,再由老师在班上集中进行点评示范,课堂十分活跃,学员从临摹到创作,逐渐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有一次,我们在植物园门口集合,老师选好一块石头坐下写生。学员们层层围住观察,一群群游客对我们十分好奇,也要挤进来看个究竟。有一个外地游客对他的同伴们说:“噢,他们在看一个外国人画画。”听他这么一说,所有的学员把目光投向老师。只见他宽宽的额头,凹凹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果然有八分欧洲人的模样,大家随即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们和老师太熟悉了,熟视无睹,居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的这个特征。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在户外写生,其认真专注、求知若渴、兴高采烈为厦门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外地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卢乾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山水班的学员们进步很快。全国第四届老年书画大赛中,厦门老年大学山水班有十九名学员获得金、银、铜、优秀奖等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