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拥明抗清

阅览:  日期:2022-02-15

 ●李启宇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吊死在北京煤山上。随后,清军大举入关,明王朝进入多王争位、偏居一隅的南明王朝阶段。继福王、潞王立朝失败,清顺治二年润六月十五日,郑芝龙、黄道周等人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元隆武。郑氏家族因拥立有功,个个封官赏爵:郑芝龙封为平夷侯,郑鸿逵封为定国侯,郑芝豹封为澄济伯,郑彩封为永胜伯。时南明王朝丧兵失土,郑氏家族的水师成为唯一稍具规模的军队,时论称“八闽以郑氏为长城”。郑芝龙带着22岁的儿子郑森觐见隆武帝,隆武帝为了笼络郑芝龙,赐郑森姓朱、名成功,封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也就是享受皇帝女婿的待遇。从此,郑森便以朱成功、郑成功、国姓爷等名称驰骋山海,成就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历史。
        清顺治三年六月,清兵南下钱塘江,郑芝龙率部撤回安平。八月,清兵攻占福州,随即以闽广总督之职诱降郑芝龙。郑芝龙舍不得抛弃五百余所庄园,遂决定投靠清朝。
        十一月,郑芝龙到福州,三天后被挟持至北京。动身前,郑芝龙提醒清军征南大将军博洛贝勒:入京面见皇上乃我所愿,但家族中尚有人拥兵海上,倘有不测将何以应对?后人据此推测,郑鸿逵、郑成功等人未随郑芝龙降清乃郑芝龙为了牵制清廷所做的安排。但此时的爱新觉罗王朝正处于鼎盛之初,非穷途末日的朱明王朝可比。博洛淡然答道:此事与你无关,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郑芝龙入京后,被编入镶黄旗,封精奇尼哈番即子爵。
        十一月,屯驻金门的郑成功得知南明隆武帝身亡,并得知郑芝龙被挟持入京,郑成功赶回安平,与路振飞、曾樱、万年英等人起兵誓师,称“明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随即南下广东南澳岛招兵买马。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清将韩固山攻打安平镇,郑芝豹、郑芝鹏率家眷携家财遁走海上,郑成功生母田川氏不肯随船队撤退,清军到达时剖腹自杀。正在南澳岛招兵的郑成功闻讯,率部杀回安平。清军见郑成功来势汹汹,连忙缩回泉州。郑成功追至泉州城外,但无力克城,几天后不得不退至安平,后又退到九龙江出海口一带海域。
        顺治四年春,郑成功的船队停泊在鼓浪屿海面上。此时的郑成功可谓困难重重:安平的老根据地随时都可能遭到清军铁蹄的践踏,郑芝龙长期经营的海商船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嘉禾屿早就是郑彩、郑联的老巢,附近的金门被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控制,中左所以北的舟山、南日、海坛,以南的铜山、南澳等岛屿都已被拥戴鲁王的南明遗臣旧将占据。郑成功暂时借以停泊的鼓浪屿方圆不过三四里,稀稀拉拉几户住民,根本不具备养兵供饷的能力。
        就在他靠泊鼓浪屿之时,两艘原先属于郑芝龙家族的商船恰好经过鼓浪屿附近海面,正为军饷无着而发愁的郑成功下令接管这两艘商船。商船主管根本不把二十岁刚出头的郑成功放在眼里,他明知郑成功的生母已亡,另一主母颜氏在叔叔郑芝豹船队中,却故意问道:没有主母命令,如何交接?郑成功大怒,拔剑将那主管刺死。商船上的其他人看势头不好,服服帖帖地把商船交了出来。至此,郑成功开始正式掌管郑芝龙留下的产业。
        清顺治四年八月,郑成功会同郑鸿逵攻打泉州,连月未克。九月,驻漳州清军发兵增援泉州,郑成功率部退到九龙江出海口一带海域。
        清顺治五年闰三月,郑成功攻占同安,于轮山筑寨守卫。之后,郑成功派邱缙等三将留守同安,自率水师南下东山。
        郑成功南下东山之后,在海上得知朱由榔于半年前在广东肇庆被拥立为帝,建元永历,不禁大喜。如果拥立永历帝,郑成功的水师从此便师出有名,但肇庆离福建沿海路途遥远,书信往来少说也得三四十天,永历小朝廷对福建的事完全是鞭长莫及,郑成功则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台湾外史》记载,得知此事后,“成功加额曰:吾有君矣!遂设香案望南而拜,尊其朔号,即修表遣原隆武中书舍人江于灿、黄志高二人,从海道入广称贺,并条陈时事。”
        七月,清将佟国器、陈锦、李率泰率兵围攻同安,八月二十六日城陷,清军屠城四日,兵民死难五万余。明末清初闽南流传的民谚“同安血流沟”不幸成为现实。惨案过后,僧无为率徒集尸万余具焚葬于轮山左,后立碑曰“同归所”。
十月,南明永历帝派人带着诏书随江于灿、黄志高抵达郑成功军中,晋封郑成功为威远侯。
        据郑成功的户科官员杨英所撰《先王实录》,郑成功奉永历皇帝为正朔之后,摇身变为南明朝廷的官军、官兵,以“奉旨专征”“抚顺剿逆”的名义,在漳州、粤东一带府县收取粮饷,称为正供、乐输。此时的郑成功,征粮筹饷已经名正言顺,实力日渐壮大,相继攻克了广东沿海的揭阳、潮州等地。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即1649年)七月,南明小朝廷晋封郑成功为漳国公。此时的郑成功急需寻找一个进可攻、退可守且足够驻扎他的数千人的水师的地方。郑芝鹏建议攻占郑彩、郑联盘踞的中左所,郑成功同意了。
        清顺治七年八月,郑彩率主力船队外出,郑联留守嘉禾屿。郑成功的船队悄悄地进驻浯屿、大担一带海域,并派出骁勇战将,把船只扮作商船、渔船,靠泊在岛美、崎尾、水仙宫、白石头等码头。
        八月十五日夜,郑成功坐镇的帅船驶入厦门港。据探子禀报:郑联此时正在万石岩大宴宾客。第二天上午,郑成功到万石岩拜会郑联时,郑联犹宿酒未醒。两人见面,郑成功以“屡败之将”自称。郑联原本就视郑成功为乳臭之辈,见郑成功言语如此谦恭,更是毫无戒心。郑联留郑成功小饮,二人尽欢而散。八月十七日,郑成功在虎坑岩设宴回请郑联,郑联欣然前往,入夜才掌灯而归。路过半山塘时,郑成功的部将杜辉突然杀出,将郑联刺死。至今万石岩半山塘尚有“郑成功杀正联处”遗址。郑成功得知郑联已死,当即在虎坑岩顶放炮,随后率兵进驻中左所城,乔装隐蔽在各港湾的船只听到号炮立即行动,迅速控制住郑联部将的船只。郑成功一边捶胸顿足,下令捉拿刺杀郑联的凶手;一边派兵保护郑彩、郑联的住宅,不许一兵一卒擅入。
        郑彩、郑联的部将见郑彩远出、郑联已死,郑成功又承诺任用如故,率兵船来归者给予升迁,纷纷归顺。郑成功派人带着亲笔信去见郑彩,折箭为誓,请其率水师回归。郑彩前思后想:自己年老气衰,郑姓子弟中唯有郑成功堪担大任。便将所率水师带回中左所,交付郑成功。郑成功大喜,亦善待郑彩,两人相安无事。至此,郑成功完全控制了中左所。郑彩交出兵权后,终日在海岸街边上的国公府(今国公府巷)饮酒作乐,后卒于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