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友难忘当年台湾行

阅览:  日期:2009-04-08

    1947年6月厦门侨师爱国爱校学运事件发生后,当年秋季三年上期第八届38名同学趁校方稍微放松对学校专制统治的机会,组成教育参观团,前往台湾参观教育访问,每每回想起当时的台湾之行,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当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们一行乘“英航”号班轮从厦门港出发,开始了历时40多天的台湾之行。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们乘坐的班轮就像一叶小舟,时而被推向浪尖,时而又像跌入海底,同学们一个个东呕西吐,苦不堪言,个别不晕船的同学,赶紧帮着递面盆,倒脏物,忙个不停。好不容易熬到翌日上午10时,终于到达台湾的基隆港。此时,同学们的颠簸惫乏之感一扫而光,出现在眼前的是港口桅杆林立,船只来往穿梭,岸上高楼耸立,车辆左右奔驰,一片繁忙景象。
 
    参观期间,我们与台湾各师范同学同吃、同住、同上课、同活动,亲眼看到各师范学校及小学的规模都较大,一般都有几十个班级,学生至少一二千人以上,教室宽敞明亮,普遍设有大操场和运动场,教室内外及学校各个角落都装上有线广播,各种实验室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先进,后勤保障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教育过程中,我们在与学校师生座谈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的几年,是台湾教育的大转变年代。此前日本强占台湾整整50年,全面采用日本教材,推行日本教学,强制实施奴化教育,企图从文化思想根源上切断台湾同胞同祖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台湾收复后,全部改用中国教材,实行汉语教学,全面推广普通话。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厦门侨师早年毕业先期赴台任教的校友,先后在台湾各地中小学当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几乎都成了学校教学或教育的行政骨干,为台湾教育实施大转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观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台中召开的台湾全省运动会,第一次见到了精彩的曲棒球、橄榄球赛,并参观了植物园、樟脑厂。在台北参观了台湾大学、台湾天文台、玻璃厂、动物园、博物馆及北投、草山的风景区。在台南参观了台南公学院、安平港、赤嵌楼、旧城堡和郑成功祠庙,深深地感受到了郑成功当年从荷兰侵略者手中一举收复了台湾的英雄壮举。
 
    闽南与台湾的亲缘关系,彼此相互拉近了距离。参观团所到之处,各校师生都把我们看作兄弟姐妹,热情接待,期间我们还与学校师生举行篮球、排球等联谊赛,增进了友谊;台湾各地的市民们见到我们也如同亲人,无所不谈,有的群众当面指着墙上的无数洞眼,诉说台湾人民“二.二八”革命事件中敢于对黑暗反动统治进行英勇斗争、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与台湾市民百姓聊天中,我们了解了台湾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如台湾水稻一年三季熟,农民普遍用上了打谷机,操作十分方便,既高效又省力。
 
    参观期间,前几届在侨师母校毕业、当时在台湾任教的校友,也时常来看望我们,有的校友还在台湾各地报纸报道了我们的参观之行。
 
    时光恍惚,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同胞的关系也历经了各种复杂的变化,但两岸同胞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不变,特别是从2005年第一次的胡连会后,国共两党的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至去年12月15日终于实现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三通”,说明两岸同胞永远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