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抗疫一线 彰显责任担当——厦门老年大学多措并举抗击疫情

阅览:  日期:2021-09-29

       面对新一轮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厦门老年大学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把老年学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速响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在全面落实学校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彰显了老年教育工作者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下“先手棋”,打“组合拳”,布“安全网”
 
       面对9月10日以来我省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厦门老年大学始终把确保广大老年学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及时研究部署学校疫情防控措施,构建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一是抢在病毒前面,果断按下线下开学暂停健。在莆田、泉州相继出现本土病例时,校领导班子就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应对措施,考虑到厦门与莆田、泉州两地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输入风险大,果断决策,暂停原定第二天的线下开学。并及时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发布暂缓2021年秋季学期线下开学的紧急通知,在校门口放置暂缓开学提示牌,由班主任逐一落实,确保通知到人,有效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强化防控措施,坚决守住校园安全的底线。校主要领导及时召开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逐一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学校各部门按照疫情防控“两案八制”和部门职责,履行好防控工作责任。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落实健康报告制度。同时,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在学校暂缓开学期间,实行封闭管理,把严入校关,做好环境消杀;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把关爱师生健康摆在突出的位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出部署后,学校第一时间发出了《厦门老年大学致全体师生倡议书》,引导师生做好个人自身防护,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做疫情防控正能量的传播者,助力疫情防护的奉献者。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及时传达政府各项防疫要求和健康提醒,引导学员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树立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的信心。
 
当“排头兵”,打“主动仗”,筑“桥头堡”
 
       厦门老年大学在落实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组织党员干部组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下沉一线,深入社区,在疫情防控歼灭战中践初心、担使命、守家园、战病毒,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我们就是厦门,厦门就是我们”的城市精神。一是身先士卒做表率,冲锋一线战疫忙。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党旗飘扬践初心 疫情防控当先锋”的号召,发动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战斗,全体党员第一时间自愿报名下沉村居,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服从组织安排,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去。同时,许多党员还主动到各自所在的社区和小区党组织报到,加入到各自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配合核酸检测采样、进入小区验码测温、开展防疫宣传等工作。党支部书记李龙波临时接到上级指令要增援同安区,二话没说,迅速简单整理行李,立即赶赴同安区,接受任务后马不停啼下沉到大同街道北门社区,与社区干部并肩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尽管基层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左右,但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战斗姿态。李龙波说,能为厦门人民恢复美好生活尽一份力,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二是连续发力士气高,持续作战斗志扬。我市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学校主动联系共建社区禾祥西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到社区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根据社区每次的任务安排,学校在工作群里发起报名接龙后,仅仅几分钟就把名额报满。没有报上名的党员干部也没有休息,主动到居住地所属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几天来,党员干部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发挥连续作战精神,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歼灭战中,有的党员身处管控区内,也义无反顾的加入到所在社区的防控志愿服务。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学校已有35人次参加现场志愿服务。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副校长陈子强主动多次参加社区的防控志愿服务。三是锤炼意志心坚定,同心战疫守厦门。9月的厦门热浪滚滚,高温持续,对所有参与防控志愿服务的党员干部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防护服装密不透风,穿上半个小时,衣服裤子就湿透了;汗水很快积满手套,要定时倒出;等值班结束后,整个人接近虚脱,手掌都泡白了,但大家都毫无怨言。考验不仅仅来自于高温酷暑,还来自于核酸检测现场几千人规模的人员流动,引导人流、维持秩序、解答疑问、安抚情绪……同样的一句话,要说成百上千遍,但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志们都能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对待社区居民,帮助居民们解决各种问题。

学校支部书记李龙波在同安北门社区推进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

学校党员干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建“云教室”,聘“领头羊”,开“线上课”
 
       学校暂缓了线下开学,但停学不能停课,为了满足广大老年学员居家学习的需求,厦门老年大学加大了线上教学的工作力度,用“云”教室开启老年人的学习之窗。自9月13日起,通过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上老年大学”平台,全时段免费开放学校精心录制的14门优质视频课程,并新推出了隶书、声乐、八段锦、萨克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5门线上直播课程,一上线就吸引了众多老年学员的点播观看。为了提升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学校动了不少脑筋:一是新建录播教室,提升学习体验。这次课程直播,全程在学校刚刚新建的录播教室完成拍摄,界面美观,临场感强。为了让老年学员们能获得更好的在线学习体验,提升“云”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投入了40余万元建设专用录播教室,实现了4K超高清、智能图像识别跟踪、多维度拍摄、可直播可录播以及视频编辑剪辑功能,突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张讲台、一台摄像机的简单录课模式,在线课程在直播结束后都能生成视频,供错过直播时间观看的学员回看,录播教室真正成为老年学员网络课程的“云”教室。二是聘请名师教授,提升课程质量。学校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精心筛选了书法、声乐、八段锦、萨克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五门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聘请专家名师进行线上授课,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裱技艺传承人申超老师讲授隶书;有匈牙利国立佩奇大学留学归来的邵思佳老师讲授声乐;有健身气功名师、集大诚毅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丹副教授、康梅红老师讲授八段锦;有中国萨克斯管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萨克斯管学会会长韩伟老师讲授萨克斯;还有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章长城博士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丰富学习选择的同时提升课程质量;三是建群答疑互动,快乐宅家学习。为了帮助老年学员顺利观看直播课程,学校还安排专人建立了课程直播微信群,课前发布直播提醒,引导学员提前进入直播课室,实时监控直播效果,及时回答学员提问,课程结束后老师组织在线答疑,学员进行互动交流。截至9月26日,已有6532人次观看直播课程。“停学不停课、送学到云端”的线上教学活动,实现了疫情期间网络课堂“家里学”、直播课堂“互动学”,更好的满足老年学员们没有广场舞、没有棋牌活动,居家也能快乐学习的需求。

直播课程《萨克斯》上课场景

(供稿:厦门老年大学 钟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