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报告】统筹两个大局 确保安全发展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

阅览:  日期:2021-07-20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 尤京文

2021年7月15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九个必须”重要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新的时代号召,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习近平同志根据“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的辩证原理,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十九大报告所论述的“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升华、提炼出“九个必须”,激励全党全国上下满怀信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基本特征

  1东升西降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一百年,世界的主导性力量是不断扩张中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中国被甩出了世界发展的主干道,沦为西方帝国主义争斗的牺牲品。中国国力不断衰败,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9世纪中叶的30%多跌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不足5%。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逐步增强。2018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接近20%,2040年将接近25%。2020年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的70%,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达到30%以上,可以说世界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

  2.  “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多数以两败俱伤的战争告终。

  2015年,习近平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古罗马的斯多葛学派强调“斯多葛控制二分法”,将事情区分为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将目标区分为“外界的”和“内部的”;将“外界目标”转换为“内部目标”。

  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来说,掌握了这个哲学智慧,就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二)新矛盾新挑战

  1世界政治格局

  中美两个大国由战略对抗转向战略合作,又由战略合作转向战略对抗,五十年一个轮回。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声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20年5月20日,白宫发表声明,正式承认美国几十年的中国“接触”政策失败,美国转向全面遏制中国,从此中美关系发生逆转。

  2. 世界军事棋局

  美国政府在2017 年下半年正式提出“印太战略”,“印太”地区超越欧洲和中东,成为美国国防战略的首要关切,明确将中国作为针对对象。

  拜登政府四步棋:

 ①  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收缩战线;

 ②  恫吓欧盟,盯住普京(称普京是欧洲最危险的对手);

 ③  稳住普京,不要在亚太搞事;

 ④  抛出直接针对中国的“太平洋威慑倡议”(PDI),在2021年已经投入该项目22亿美元的基础上,2022年再投入51亿美元。美国军舰在台海和南海上进行军事演习,美国军机时常侵犯台海和南海领空,企图在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击败解放军。

  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疫情

  新冠疫情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可能会长期存在。

  这场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变种仍在全球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演变,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全球曾经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爆发:

  一是中世纪欧洲“黑死病”14世纪的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传染病死亡事件。当时的黑死病一度在欧洲蔓延,造成了欧洲2500万人死亡,接近欧洲当时总人口的1/3。黑死病在欧洲一度是死亡的象征。

  二是1918-1920年西班牙大流感上个世纪初在全世界爆发的大流感,感染了将近5亿人,几乎占到当时世界人口(17亿)的三分之一,至少有5000万人死于这一次的流感(仅台湾就死了5万人,中国大陆无准确数据)。

  西班牙大流感并不是被治愈的,而是突然神秘消失的,科学家们找不到流感爆发的起源,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消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还有一个说法是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

  (三)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相互叠加

   这里借用一下围棋术语加以说明:

  1“实地”——西方借干涉中国内政(如新疆问题、西藏问题、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搞事。

  2“外势”——美方借新冠病毒溯源搞事

  2021年5月26日,美国政府开始出幺蛾子——重提“新冠肺炎的源头是武汉病毒实验室”的论调。拜登命令美国情报部门追查新冠病毒源头,90天内提交报告,要求中国“透明”配合。就连美国的医学专家也迫于压力参与到这场政治斗争中,放弃有充足科学证据证明的“蝙蝠成为新冠病毒自然宿主”论,转而支持“实验室泄露”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二、 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

  (一)新的历史条件

  1.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结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

  (二)新的历史特点

  1.斗争目标——非单一性、平面性,而是多重性、结构性

  2斗争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斗争

  3斗争局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4.斗争方法——非“零和博弈”,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三、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谋划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一)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等判断提醒我们,未来各种风险和考验只会增多,各种影响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会减少。如何在安全的环境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包括政治安全(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是根本)、经济安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根本)、科技安全(突破核心技术是根本)、社会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根本)、外部环境安全(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根本)和党内执政安全(不断“自我革命”是根本)等等。

  【部门规章】

  2021年4月26日,国家安全部公布施行《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要求做好反奸防谍工作,既要抓间谍,又要抓“内奸”和“幕后金主”。  

 2.建立健全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体系涵盖十一种安全。其中,传统安全有七种,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资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有四种,包括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和核安全等。

  我们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国土安全】

  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结语

  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上下同心,开拓进取,在奋斗中赢得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