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城市巨变点赞湖里发展

阅览:  日期:2017-04-20

 

 

    今年一季度,湖里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亿元,增长12.5%,比全市增幅高出4.4个百分点,领跑全市各区,创近四年来新高。30年前,湖里作为一个行政新区应运而生。30年来,湖里筚路蓝缕,一步一步将“都市里的村庄”建设成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心城区。在湖里区建区30周年和全市上下喜迎厦门会晤之际,近日,市委老干部局开展“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活动,组织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到湖里参观考察,畅谈发展变化。

    作为湖里区发展变化的见证人,省市级老领导参观考察团一行在湖里区委书记林建的陪同下参观两岸金融中心厦门五缘金融商务区,观看了“五通金融商务产业园区”专题片,实地参观考察了湖里创新园、湖里创意产业园、亲身感受了D·House设计生活体验馆和G1生活美学实验工场,沿途察看了湖里区文明创建再提升项目。一组组数据鼓舞人心,一个个项目催人奋进,文明创建再提升赏心悦目,老领导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仔细看还不停地问,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湖里日新月异,党群关系和谐、社会管理井然有序,干部作风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老百姓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了大变化。

 

发展高端产业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站在万科云玺顶楼,特区的繁华故事正在展开——3平方公里的五通金融商务区尽收眼底,一大批金融大厦拔地而起,其中,世界百强企业中国人寿、中国最大私募股权基金鼎晖基金、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鼎丰集团控股公司等高端金融类企业的身影格外醒目。见此场景,市委原副书记黄杰成动情地说:“五缘湾这个片区,地理条件优越,是实现厦门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块宝地,要把它打造成厦门现代高端金融中心,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造福厦门子孙后代。”

    这里是省市级老领导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湖里区按照“2+4+N”的发展战略,将新兴金融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位于厦门岛内东部的五通金融商务区不断释放“磁吸”效应,五通金融商务区位于湖里区东海岸,是两岸金融中心(湖里片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片区分三期建设,一期(约1.1平方公里)已初具规模,二期(约0.8平方公里)正全力推进建设,三期(约1.2平方公里)为后续发展用地。片区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建配套齐全、以高端新兴金融业态为主导的发展“高地”,吸引金融法人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高端金融物业运营企业、其他行业总部,投资建设金融大厦、总部大厦、商务营运中心及配套项目。

    震撼、兴奋,是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秀记的第一反应,曾亲身参与湖里区建设过程的他坦言,湖里区的跨步比当年想象的还要大得多,“金融业发展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五通金融商务区能汇聚商业巨头,发展得这么好,是当时没能预料到的。”李秀记认为,湖里区在厦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如今,湖里区找准定位、补齐短板、塑造形象,从全面提升城区品位、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共享和谐幸福等多层次精准发力,让一个厦门现代化的中心城区形象清晰可见、触手可及。李秀记相信,随着五通金融商务区的日益发展,将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在这里生根和壮大,为全市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活力。

 

实施“腾巢换凤”

感慨旧貌变新颜

 

    对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湖里区原区委书记何清秋而言,来到湖里区,就像“回家”,担任了8年之久的区委书记,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备感熟悉。不过,这趟“回家”之旅,让他觉得有些陌生,“离开湖里区10年了,10年过去,湖里区旧貌变新颜,美得生机勃勃。”何清秋感慨不已。

    湖里创新园是老领导考察调研的第二站。一走进园区,扑面而来的是创新创业的空气,还有如家一般的温馨,它正演绎着从企业园区到创新社区的精彩蜕变。这让何清秋不禁联想起30年前,湖里大道上聚集着特区最早开发建设的工业厂房,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入驻,填补了特区建设初期工业发展的空白,孕育出了金龙、厦华、厦顺、金鹭、华美等一大批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然而,随着厦门加快产业优化转型升级,一些传统工业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逐步被淘汰,老工业区的一些生产型企业纷纷到岛外寻求发展空间。因此,作为老工业基地,湖里区迅速调整步伐。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里区大胆实施“腾巢换凤”战略,何清秋参与老工业区转型,对老厂房进行内部结构及外墙立面的改造升级和全新装修,使其变身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商务楼或其他现代服务业办公场所。利用这些改造后的“新巢”,湖里区一方面鼓励原有工业企业将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留下来;另一方面积极“引凤”,引进物流企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等高端产业。湖里区创新园,便是其中的一只“凤凰”。   

    “现在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当初的构想。”何清秋说,对于湖里区创新园的名字,他更是特别“点赞”,“创新是湖里区发展的‘驱动器’,在湖里区的建设发展中,创新创业应是题中之义。” 现场,老领导感受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三维码、污水处理系统等,在湖里区创新园的“创新驿站”内,引进了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与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设立、政策咨询、法律顾问、金融融资等“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并建立起集合公共信息发布、园区资源信息、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智慧平台,全方位满足企业需求。有创业导师时常来“坐诊”、有企业通过这里的免费空间举办企业交流和项目路演……全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已然形成。李秀记认为,湖里区创新园呈现了饱满的科技内涵,“我相信将有很多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产品这里孵化。”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文创特色品牌

 

    随后,老领导们又来到联发文创园,在这里,一场文化创意风暴席卷而来,华美卷烟厂、联发厂房3号、4号等纷纷变身,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D.house设计生活体验馆,曾经破败的旧厂房竟化身为年轻人喝咖啡休闲的时尚场所;走进生活美学实验工程,老领导们感受着复古的时光之旅:写有厦门地名的路牌、极具特色的花砖、各种饱含时代气息的老物件,都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创产品,传递着厦门的文化……

    “湖里区这些年培育了很多新时代发展元素,极具现代化气息,用文化产业为厦门发展发力,也将厦门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更多人。”李秀记说。“时尚”,正是华美文创园的一个闪亮标签。这里以时尚文化为核心,以时尚传播、生活体验与创意办公为主,展览发布和公共休闲为辅的文创园区,打造成南中国时尚设计中心。同时,园区还将重点与厦门市主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倡导产业“时尚服饰”紧密对接,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集聚提供建设载体和支撑平台。

    作为原组建湖里区领导小组组长,对于湖里区如今的发展,市政协原主席蔡望怀最有发言权,“湖里区是厦门特区的窗口,在厦门会晤后,厦门也将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如今,看到湖里区的发展越来越好,我的感触很深。”他记得,昔日的湖里,只是一片偏远落后的郊区渔村。建区初期的湖里,除了工地和黄土,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现在的湖里,处处是高楼大厦,不仅建成了“一环四横六纵”的交通网络,还精心雕琢着“细节之美”。“我希望湖里区能不忘初心,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继续为厦门发展发力。”蔡望怀表示。

    一路走来,湖里区委书记林建一边讲解一边介绍,林建书记在谈及湖里未来发展时思路清晰、信心满满,于恳切、实在的言谈中,向前来参观考察的省市老领导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湖里发展新画卷。市委原副书记陈炳发在参观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湖里区委班子发扬特区建设精神,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担当,攻坚克难有闯劲,主动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善于抓住新机遇,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班子。湖里的发展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湖里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我们为湖里的发展点赞。”(黄光华 何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