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诚宗:教授当起“服务员”

阅览:  日期:2017-03-27

  

  □高晓辉

 

  教授当起“服务员”

 

  1997年黄诚宗教授退休后,就决心将自己的一身体育技能,奉献给老年朋友。他动员厦大的教职员工,走出家门,融入集体,锻炼身体,健康生活。他组织了气排球、揉力球、网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并参加市里比赛,活跃老年人的生活。

  其中有一项运动叫“地掷球”,既能锻炼老人手臂的控制力、平衡力,又能锻炼老人的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手脑并用,非常有利于健康。黄诚宗教授负责抓好这项运动,他每周四要提早一小时先骑自行车再坐公交车到离家很远的市老年活动中心。由于队员年纪大,为预防训练意外而造成的受伤事情,黄教授每次都会准备好急救药品,非常细心周到。为照顾好老年队员,他总是脏活重活抢着干,打扫场地、搬运器材、分数牌……

  “要把4斤多的球抛向远方,首先要掌握最佳的发球姿势,站在起点线上,身体正对前方,还要注意速度和角度。”他反复讲解,多次示范,训练完黄教授又把器材搬回原处。老人们渐渐掌握了这项运动的方法,大家都感激地说:“你是教授,又是服务员,你辛苦了!”经过多年的训练,黄诚宗教授带领的这个团队常常在市里的比赛中获奖。

 

  登山老人的好教练

 

  厦门登山专委会队员人数多达1.3万多人,要组织一场大型活动,离不开周密的策划和编排。黄诚宗教授在登山委任职的6年中,负责组织每年的“新春万人健步行”、“五一万人登山”、“门球友谊赛”、“趣味运动会”的策划及器材用品的筹备等,工作繁琐又辛苦。

  白天他带领大家实地操练、布置场地,晚上在灯下写方案、制定规划、编排队伍,常常工作到深夜,老伴心疼地说:“你年纪大了,早点休息,让年轻人干吧!”但黄教授说:“万人健步行这样大型的活动必须周密思考,不能有半点马虎。”

  2014年的“新春万人健步行”活动,登山委有41个大队,3000多人参加。黄教授特意提前一天到现场,按规定地点,按人数编排,用皮尺量好距离,用石灰粉划线并写上队名。他提前做好准备,就是为了第二天大批人马到达时,能井然有序。

  辛苦准备了一天,可是当晚一场大雨把石灰粉冲没了。第二天天没亮他和几位队员急忙赶到现场,重新划线,累得腰酸背痛,汗流满面。队员们看在眼里,都感激不已。当浩浩荡荡的队伍有序行进时,黄教授欣慰地笑了。登山委每次“万人行大型”活动的圆满成功都离不开他的辛勤劳动。

 

  邻里的贴心人

 

  “有事找老黄。”

  黄教授热心助人,成了邻居的贴心人。哪家的水龙头坏了,自行车刹车不灵了,他都能随叫随到,把它修好。哪个邻居上班或外出旅行,有快件、包裹,找他代领总没错。特别哪家有老人生病了,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帮忙。

  一次,邻居老教师突然心脏病发作,家中无人,危在旦夕。黄教授接到求助电话后,马上打“120”,并帮助医生把病人从六楼抬下来送到医院,还为病人挂号、办理住院手续,尽心尽力,直到病人家属赶来医院,才放心回去。还有一次,王大娘上街买菜,脚扭伤了,走不了路,黄教授知道了,马上把她背回她四楼的家里。王大娘的女儿知道了十分感动:“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黄教授所住的楼房,门口有一口井,是山泉水,比自来水还好喝。二十多年来,他用废篮球做了许多吊桶,方便大家来井边取水。1999年厦门遭遇12级台风后,许多住户家里断水,附近的居民都来这里取水,队伍排了十几米远,为此他又赶制了一些吊桶,供大家使用,解决无水之苦。

  黄诚宗教授在退休的二十年里,古道热肠,助人为乐,许许多多人都得到过他无私的帮助。他自己多次获评福建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市妇联授予他“十佳团结互助好邻里”的荣誉称号。

  他曾经是国家级田径裁判员,为中国大学生田径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他退休后,先后在清华、浙大、杭大等高校运动会担任裁判长,并培养年轻的教练和裁判员。

  他是厦大老体协、登山专委会的副会长,为老人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就是黄诚宗教授,今年80岁,原厦门大学体委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