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学一做”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阅览: 日期:2017-05-23
郑振生
编者按:5月11-12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何国辉带队来厦调研,围绕“畅谈十八大以来发展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邀请部分离退休干部召开座谈会。厦门市国土局原局长、厦门市老党员工作联合体工作小组组长郑振生等6位老干部在会上做了发言,得到何国辉副部长的高度肯定。根据何副部长要求,现将郑振生同志录音整理全文登载,供学习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30余次国内多地考察中,“人民”一词被提及的频率最高,分量也最重。
一、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人民,概括起来包含这17方面:
1. 人民的向往——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2. 人民的拥护——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 人民的信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4. 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电视台专访)
5. 对人民忠诚——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 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 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 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016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9. 人民利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016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10. 人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2016年8月19-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11. 人民安全——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作出的指示)
12. 人民获得感——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13. 为人民创作——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4. 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12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5.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6. 向人民交出优异答卷——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7. 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7年新年贺词》)
二、 讲政治,让我们党“坚固如钢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内政治生活锤炼。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2016年全面启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不断推动每一名党员在夯实理想信念中汇聚信仰之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四个意识”,有利于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有利于培养自我革命的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党内政治生活能让党员从灵魂深处剖析自我,及时纠正错误思想,促进全党意志统一,全党力量凝聚。抓党员思想教育,抓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时代对执政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锤炼自我的需要。正是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关键因素,才使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政治组织“行动如一人”“坚固如钢铁”。
在省部级领导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提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当前,讲政治,最根本的是牢固梳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中国共产党抵御外部风险,应对各种挑战,确立和坚持正确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重要法宝。全体党员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增强和保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取得胜利。
讲政治,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要牢牢站稳政治立场;要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要提高政治能力,保持政治定力;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三、 发挥优势,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2016年12月23日,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广大老干部“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价值所在、使命所系。
厦门市老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是2013年正式成立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在老干局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至今已发展为拥有39支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5个老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下设一个书画社、一个宣讲团和一支文艺队的充满活力的群体。几千名老党员志愿者发挥特长,围绕“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组织巡查市场、督导文明、帮老扶弱、关心下一代,为文明城市建设增光添彩,逐渐成为厦门老干部工作的一面旗帜。去年8月3日,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在《厦门日报》头版上,向全市老同志发出《不忘初心葆本色·美丽厦门我添彩》倡议书,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广大老同志积极响应,掀起了践行倡议书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