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官的春蚕礼赞

阅览:  日期:2017-03-02

  

  □吕暖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关工委副主任林桂如带领老法官志愿队穿梭在厦门市各中小学校,从不接受学校的讲课费,也不需要学校请客吃饭招待,甚至自掏腰包解决交通费、材料费,为正在创建的“零犯罪学校”“平安校园”保驾护航。她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工作热忱尤为可贵、令人钦佩。
  定期到学校普法
  早在2003年,林桂如就亲笔撰写出版了《女法官手记——儿童成长与法》一书。它用近300个具体案例、事例诠释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烦恼。书中选取的案例尤其对涉及儿童权利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司法工作者在涉及儿童权益和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审理和预防,不无抛砖引玉之效。
  2006年起,林桂如又带领我市中级人民法院关工委老法官志愿队,把法律资源优势延伸到学校,将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学校的“法律援助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用法律知识服务学校。市中级人民法院关工委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同厦门双十中学、大同中学、逸夫中学三所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林桂如带领的老法官志愿队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利用自身法律知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及社会上所见所闻的一些实际情况,用心备课、以案释法,在内容、形式与载体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满足更多学校的需求,老法官们除了按协议定期到三所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课堂外,还针对社会热点,备好热门法制课程,将法制教育报告会的宣传单印发到各学校,明确联络方式,让各所学校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联络安排好法制教育报告会时间,实现资源高效合理共享。
  “共建平安校园”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许多学校邀约纷至沓来,近年来全市每年都有近30所中小学校、2万多名学生接受老法官们无偿的法制教育服务,有效地补充了学校常规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关注青少年涉网犯罪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尽快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林桂如几经思考,再次提笔撰写了《网事之殇》法律教育读本,并于2014年底出版。《网事之殇》通过“网事之罪”“心路历程”“东风化雨”三个部分,介绍了青少年涉网犯罪的形式,收集了19个刑事案例,以法官的视角去剖析相关法律的适用以及罪因溯源。讲述了几位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痛定思痛、迷途知返的动人故事,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关工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与双十中学、逸夫中学等学校共建的精彩内容。
  《网事之殇》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热点、难题,尤其是青少年涉网方面的问题,以案例、评述、图文并茂的方式,很好地对网络法制教育进行了诠释与解读,作为学校进行普法教育的教材,发挥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作用。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阅读《网事之殇》,初步懂得什么是网瘾,什么是网络犯罪,法制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双十中学初二年级黄同学在读后感中写道,“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天,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而不是沉迷于网络,甚至做些不该做的事。”
  林桂如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如春蚕吐丝般,将所有法律知识倾囊相授。她是全市离退休干部传递正能量的典型和缩影,是最美老干部的一员。(吕暖)
  爱是心的律动,爱是灵魂的交响,爱是润物无声的细雨,爱是穿透云层的阳光,爱是你心、我心、他心叠加的力量;爱是不思回报的付出,爱是泛舟心海的双桨,爱是与天地同在的圣灵,爱是梵净无我的信仰,爱是昨天、今天、明天生命与道德的褒扬;爱是心血谱写的恋曲,爱是意志铸就的坚强,爱是快意人生的诠释,爱是理想放飞的希望,爱是洋溢时代风采的绚丽华章;用心撩动无声的琴弦,用爱推开尘封的心窗,用心激扬青春的节拍,用爱消融极地的冰霜,心手相连共同托举明天的太阳。
  ——摘自林桂如《关爱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