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成立“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授旗仪式

阅览:  日期:2017-06-30

  

  近日,市公安局“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并举行授旗仪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陈秀蕊,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刘炳泉,市老龄办副主任林进春,以及市公安局领导参加授旗仪式,鼓励队员们发挥余热,继续为厦门平安做出贡献。
  上午8时许,在市公安局文化墙前,120名队员身着统一服装,冒雨列队。这些队员都是市公安局离退休老民警,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号召下,他们积极报名,经过筛选加入该服务队。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刘峰主持授旗仪式,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巡视员范锦昌宣布服务队正式成立,并将一面印有“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的旗帜交到总队长手中。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陈志洪强调,公安离退休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队伍,今天再度吹响“集结号”,建立“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是为了共同铸牢平安厦门的基石。服务队要在全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行动中,突出公安特色、彰显表率作用。
  授旗仪式结束后,总队长和分队长进行了宣誓,并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前往各社区、各派出所进行交接,正式开始队伍成立后的首次巡逻任务。
  【解密】
  老民警组队巡逻 阅历丰富经验老到
  ■队员曾是刑侦、治安、巡特警等一线“尖兵”
  ■120人分9组协助派出所展开日常巡逻防控工作
  120名队员,都曾是公安系统各部门的“尖兵”,虽然已从岗位上退下,但依然心系公安工作,依然愿意为公安事业和平安厦门奉献自己的余热。
  昨日,市公安局“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记者走近这一特殊群体,了解队伍的组建和职责。
  最“年轻”的53岁 不少曾是一线“尖兵”
  市公安局离退休处处长鲍建鸿告诉记者,市公安局总共有1000多名离退休的老民警,今年年初,他们着手组建“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时,通过党组织和各种兴趣小组发动,原本只计划招收100名队员,但很快报名人数就超过预计。
  “老民警们担心自己选不上,除了通过党支部报名,又通过兴趣小组报名,还不断打电话过来询问有没有被选上。”鲍建鸿说,老民警们太踊跃,他们不得不把队伍扩大到120人。
  鲍建鸿说,他们招收队员要求70岁以下,遵循自愿、就近和量力而行三个标准。主要是考虑队员们的身体承受能力以及将来执行任务的需求。现在的队伍中,以55岁到60岁的老民警为主,最年轻的也有53岁。
  120名队员中,有不少来自刑侦支队、治安支队、巡特警支队,曾是公安打击犯罪的一线“尖兵”,也有不少在公安分局担任过领导职务。虽然这些队员在年龄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的阅历丰富,在打击犯罪和群众工作的经验上十分老到。
  配合派出所工作 结合巡逻宣传防范
  据了解,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保障“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的运作。服务队目前由双莲池、白鹭洲、鼓浪屿等9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人数不等,按照片区开展工作。
  9个小组都有固定的派出所和社区联络员,他们从昨日首次巡逻开始,将持续配合各派出所和各社区,执行巡逻防控任务。在巡逻中,所有队员都将穿统一服装,同时进行治安、消防、禁毒等宣传。
  这些队员还将协助社区督查防火、防盗、防事故、防灾害措施落实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众矛盾的疏导、化解及走访工作。
  【人物】
  78岁的苏国梅服务群众从未停息
  在“老民警志愿者服务队”的120名队员中,老民警苏国梅年龄最大,今年已78岁高龄,本已超过队员选拔的年龄限制,但她坚持要报名参加,而且她从未停下群众工作,因此被“破格录取”。
  苏国梅曾在梧村派出所工作20年,积累下宝贵的群众工作经验。她说,20世纪80年代厦门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梧村片区人员流动极大,尤其是群众工作有一定挑战。苏国梅当时身为梧村派出所指导员(即现在的派出所教导员),忙得吃住都在派出所里,只为耐心和认真地处理群众工作。
  曾经的老同事评价说,群众有事、有困难,只要找到苏国梅,一定能圆满解决。梧村派出所当时连续多年获得先进派出所称号,都离不开苏国梅的努力和付出。
  1995年,苏国梅退休,但她依然积极投身社区服务队,协助辖区派出所开展群众工作——找相关部门修路灯,恢复照明以防抢夺案件发生;监督吸毒人员戒毒情况,不厌其烦登门做家属工作;为社区贫困家庭孩子捐款助学……至今,苏国梅仍活跃在社区,作为一名老民警,她的群众工作从未停下。
  苏国梅说,她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不单单是靠着一份热情,更多的是岁月积攒下来的警务技能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责任心。(厦门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