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帮教的“老关工“
阅览: 日期:2017-09-13
□佳梅
曾被评为“全国军休系统军休先进干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的韩志刚,是厦门市“关工委”副主任。“上任”十几年来,他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帮教工作上,让许多“问题”学生、智障儿童及失足群体重归社会,被人们称之为热心社会帮教工作的“老关工”。
今年79岁高龄的韩志刚,1953年入伍,1956年入党。这位有着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1993年从厦门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的领导岗位上退休。此后,他并没闲着,转任地方,相继担任厦门市政协常委、双拥办顾问等职。2006年,原厦门市关工委一名副主任因年岁大了,即将离职。考虑到韩志刚既有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经验,退休后又有过地方工作经历,军地情况都熟悉,便于开展工作,应单位要求,老主任在离职前便推荐韩志刚接任自己的关工委副主任一职。
“上任”后,韩志刚主抓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公安收容教育所、公安强制戒毒所、司法戒毒所等“两校三所”人员的帮扶教育工作。
上任不久,韩志岗就深刻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当时,他去“工读学校”与孩子们开展帮教活动,发现这些孩子虽然调皮,但都聪明可爱。有位小孩一直拉着他的手,对他一口一个“爷爷”叫得特别亲切。韩志刚意识到,这孩子是在期盼一份关爱。他下意识地多问几句。得知孩子父亲对他管理非常严格,稍有犯错就施以棍棒。次数一多,孩子变得叛逆,经常不回家,在外惹事生非。眼见管不住,就把孩子送到专门负责“问题少年”教育的厦门“工读学校”,并提出三年不让孩子回家。
有过长期部队政工工作经验的韩志刚,当然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是因父亲的棍棒教育产生叛逆,心里还渴望有人关爱。此时,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年龄,拉一把就回来了,推一把将来就成为社会的负担。于是,韩志刚特意给孩子上起了“政治课”:告诉孩子,他这个“爷爷”对他们这群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孙子一样亲,甚至更亲,但爷爷也有要求:希望接下来他在学校能守纪律,团结同学,只要稍有进步,爷爷就会来看他。
也许在父母那儿很少得到这种关爱,面对韩志刚这位“爷爷”的期望,孩子做出保证。此后,唯求能得到“韩爷爷”疼爱,他确实按“韩爷爷”的要求,一改往日调皮和惹事生非,变得爱学习。韩志刚也经常去关心过问他的情况,那怕一点小小的进步,韩志刚都给予他鼓励,让他很有一种成就感。后来韩志刚得知他学了一门电焊技术,感到特别欣慰。直到多年后的一天,他在韩志刚所在小区做电焊时,遇见“韩爷爷”还一再感激:称当时要不是韩爷爷的引导,他很可能就自暴自弃,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了。
“工读学校”的帮教对象都是一些“问题少年”,主要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特殊教育学校”的帮扶对象却是智障儿童,帮扶的方式完全不同。有一次,韩志刚与“老妈妈”帮教组成员一起去“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帮扶对象,在与智障儿童的家长见面座谈时,有一位自闭症儿童,由于父母离异,重组家庭,最后把孩子推给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照管。爷爷奶奶谈起孩子的未来,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丢下自闭症的孙女,将来怎么生活。
被送到特殊学校来的这群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困难,教育能力不足,这对老夫妇的担忧,也反映在其他家长的脸上。老夫妇的话让韩志刚的内心深受触动,让他充分认识到,要做好这群智障儿童的帮扶工作,除了在思想上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外,最重要的问题是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好在将来走入社会,能自食其力。然而,由于他们存在严重的智障缺陷,让他们学习复杂的技能不现实。韩志刚与“帮教妈妈”组商量后,有意让这群智障孩子学习工艺并不复杂的编织和厨艺。
于是,韩志刚与“帮教妈妈”组成员,通过社会力量,请来了热心公益的编织老师和厨师,在学校开办了培训班,教学网花的编织和简单的做菜技法。使他们在走入社会后,凭着手中掌握的技能,有些开起了工艺品店,有些去了一些小酒店里当上厨师,解决了他们基本生活问题,既为家长分忧也减轻了社会负担。
多年的帮教工作经验,让韩志刚充分认识到:帮教对象是个特殊群体,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还得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取得好效果。
几年前,他与“帮教妈妈”组成员一起去“收容所”开展帮教工作,与帮教对象谈心时,了解一位外地女子,几年前被老乡以到茶馆做服务员为名,骗至厦门。在茶馆上了几天班后,老乡就强迫她卖淫,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这位已婚女子很快就从被动转为主动,直到有一天警方扫黄被送进收容所。
了解到对方的情况,韩志刚开始对她进行教育,称这种事传出去,不但周围的亲戚朋友会看不起她,也影响家庭。万一遇上有传染病或艾滋病的人怎么办?要是遇上不法之徒还可能遭来杀身之祸,不但给社会带来危害,她自身也不安全。“人都会犯错,犯错改了就好,等出去好好找一份工作。”最后韩志刚还耐心劝说她回归社会。
“我一个乡下女子,既没文化又没特长,出去后我还能做什么?”面对韩志刚的“动员”,这位失足女子虽然有些回头之意,却也担心自己出去后找不到事做。
是啊!在收容所里,很多人都是因为文化不高,又无技能才走上违法之路。除了在思想上对他们做好教育开导外,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为他们重归社会谋生提前做准备也很有必要。韩志刚与收容所、“帮教妈妈”组成员一起,在对这些帮教对象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又对他们采取帮扶措施:在收容所内开设了花艺、糕点制作、厨艺等各种技能培训班,动员收容人员学习技能。通过帮扶,许多被收容人员出来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的开了花艺店,有的开起了蛋糕点,让他们回归社会后,生活重回正轨。
那位被老乡骗到厦门茶馆卖淫的女子,因为在收容所里学会了厨艺,出来后,凭着自己的手艺从小餐馆做起,如今开起了两家酒楼。在对帮教对象的回访中,得知她凭着努力有了自己的事业,韩志刚感到特别欣慰,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这份工作的社会价值。
而今,韩志刚虽已年近八旬高龄,但他对帮教工作热情不减。他说,作为一名有着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他深知,作为自己的帮教对象,推一推就走了,拉一拉就回来了。他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更多帮教对象拉回来,让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